深圳晚报 2020-11-26
深晚荐读 | 迟迟未“冻”真格 深圳入秋咋这么难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据深圳市气象局官方微博消息,深圳今年将刷新历史最晚入秋纪录。本周初虽有冷空气来袭,却未 " 冻 " 真格,按照气象学 " 五天滑动平均气温小于 22 ℃ " 的标准,深圳今年尚未入秋,打破了 2015 年 11 月 25 日入秋的历史最晚纪录。

深晚数据实验室分析比对了近十年深圳气象大数据,发现深圳的秋天来得越来越晚了。

打破历史最晚纪录 深圳的秋天患上了 " 拖延症 "

据深圳市气象局统计分析,深圳入秋时间有推迟的趋势。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深圳平均入秋时间在 11 月 1 日,2000 年以来,平均入秋时间已经 " 拖延 " 至 11 月 10 日。而今年截至 11 月 25 日仍未入秋,意味着我们将迎来深圳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晚的秋天。

针对入秋越来越晚的原因,深圳市气象局回应,近年来入秋推迟主要和大气环流背景有关。在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西北太平洋副高压带常偏大、偏强。在夏秋过渡季节,冷空气较弱,同时副高压带偏强,冷空气难以深入南下影响深圳,导致深圳气温偏高,入秋偏晚。

平均季长远超冬天 深圳的秋天不是 " 小透明 "

谈起深圳气候,不少网友调侃称 " 深圳只有长夏和短冬,没有春秋 "。事实上,自深圳市有气象记录以来,只有约 60%的年份有短暂的冬季,其余年份皆入冬失败。深圳秋天平均季长为 69 天,远远超过冬天。

秋雨贵如油 深圳秋旱常有发生

自 2011 年以来,深圳入秋后一个月雨天平均不足 8 天,晴天平均出现超 22 天。秋季是深圳少雨干旱时期,由于雨水少,蒸发大,深圳几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秋旱发生,可谓是 " 秋雨贵如油 "。

同时,深圳入秋后以秋高气爽的晴好天气为主,空气中水分和云层对紫外线的削减过滤作用有所减弱,紫外线平均等级较高,防晒不可掉以轻心。

深圳五大赏秋地,你去过几个?

深晚数据实验室根据 " 小红书 "App 上 # 深圳 # # 赏秋 # # 打卡 # 等话题下点赞数最高的 50 篇笔记,统计出了深圳近年最热门的五大赏秋地,位于中心区的莲花山公园以层林尽染的落羽杉林、一年一度的簕杜鹃花展等景致夺得桂冠。

据深圳市气象局最新消息,新一股弱冷空气将在今日白天渗透,27 日至 30 日气温逐日下降,最低气温可至 15 ℃。这一波降温能否成功把深圳送入秋天?让我们拭目以待。

▲制图:薛昕锐

数据来源:深圳市气候公报、深圳市气象局(台)官网、深圳市政府数据开放平台

本版文字:深圳晚报记者 徐雅乔 林冬雯

林咪玲对此文亦有贡献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