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0-11-26
深晚报道 | 亡命十四载他从未回过家,逃犯落网后再见亲人失声痛哭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 儿啊,等你出来了,我们可能都不在了,你在里面要好好悔过,争取早日出来 ......" 说罢,朱某川面前的老人忍不住抽泣,两人随后抱头痛哭。至此,一场持续 14 年的追逃行动暂告一段落。

时间倒回到 2006 年,彼时的朱某川还是厂里的小青年,受限于文化程度,身无一技之长的朱某川在厂里打工。日复一日的流水线作业,微薄的工资让朱某川心生倦意。直到他结识了另外三名老乡——姚某、阎某、冯某,四个不安现状的年轻人经常聚在一起讨论发财大计。某天,姚某提出可以抢车去卖钱。

这一疯狂的想法很快得到其他人附和,四人着手行动起来。经一段时间踩点,他们最后将 " 抢车计划 " 定在宝安区西乡固戍某市场。因过往车辆居多、可供选择丰富,这就成了 " 抢车四人组 " 的最佳选址。

7 月 15 日晚上,四人便在市场等候,寻找 " 猎物 "。停在一旁的面包车就这样不幸被 " 选中 "。四人佯装成想要搭乘顺风车的乘客,冯某上前询问乘车价格,谈拢后四人上车。在 " 老大 " 姚某的指挥下,司机任某将车开至某水闸处。天色已晚,附近人烟稀少,正是实施 " 抢车 " 计划的好时机,四人开始动手,将任某捆绑。因担心任某呼救引发意外,在将他嘴封后,四人把他扔在路边,夺车而去。而被扔在一边的任某最终因长时间无人发现,窒息而亡。直到翌日,负责鱼塘查巡工作的郑某发现任某报警,抢车四人组的恶行才得以暴露。

当年,因水闸地址偏僻,人烟稀少,加上公共视频材料不完善,给抓捕带来了不少的难度。在警方的努力下,14 年来,抢劫四人组中的 " 老大 " 姚某、闫某相继落网,而在逃的冯某、朱某川成为主办民警心中一块放不下的心病。

近年来,随着侦查手段的进步,侦办该案的民警对案卷材料反复分析研判,中断的线索逐渐变得明朗了起来。2020 年 11 月 15 日,通过侦查追踪,警方查实到朱某川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某处。得到这一线索后,共乐派出所民警卓俊杰等人立即动身前往浙江杭州市富阳区。经过一天一夜的蹲守,11 月 17 日清晨,卓俊杰等人在朱某川步行上班的途中将其抓获。

" 别动,警察!" 朱某川一回头,便发现了身边的便衣民警。" 我早就知道会有这一天,今天,终于解放了。" 朱某川喃喃说道,配合警察将手拷住,上了警车 ……

2006 年抢车后,朱某川得知面包车司机任某因窒息而死,公安机关已发布追逃,便匆匆返回老家。后因心生恐惧,他决定前往杭州打工,躲避警方的追捕。多年来,他一直化名为陈伟,在杭州某工地打零工。因为逃犯的身份,朱某川不敢使用身份证,只好留连多处,借用同事住所。他常年使用现金,不敢使用电子支付,十几年来更是不曾踏入家门一步。

许是早就料到有这一天,当民警将朱某川抓获时,他情绪上没有太大的波动,直至 11 月 19 日,朱某川的父亲及其他家人前往派出所看望他,14 年未见,老父亲已从黑发变白发,看着满脸皱纹的父亲的脸,一直平静无异常的朱某川终忍不住痛哭。

" 这场持续 14 年的追逃行动暂告一段落,也终是不负多年来数位接手此案的新老民警的付出。接下来,我们将不遗余力追逃冯某。" 民警卓俊杰说道。

古言道,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犯下的恶行终究是要得到应有的惩罚。朱某川的逃亡之路的结束,于无辜的受害者是一个交代,于他而言或许也是一种解脱。

深圳晚报记者 罗典 通讯员 焦雪珂 王敏华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