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李娜 / 文 徐洋 / 摄)世界首座、跨径第一、世界首创 …… 一提到江苏的交通建设,各种创新、第一就不胜枚举。11 月 27 日上午,2020 年江苏省公路水运工程施工工艺创新大赛决赛在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隆重举行。现代快报记者注意到,从拆老桥到新建桥,从水上到陆地,从沉井到架梁,参赛选手们带来了各种高科技、新工艺、新方法,技术新、品质高、成本低、更绿色 …… 随着决赛的推进,观众们对传统路桥建设的固有认知也被不断刷新。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对这场决赛进行了直播,吸引了 51.4 万网友在线围观。
大桥轻薄更耐用,水下施工点点手机就能 " 看得见 "
今年年底,南京人即将迎来一条新的过江通道——南京长江五桥。如果你远观过它,一定会发现,除了科技感十足的外观,五桥的桥面板比其他大桥轻薄了很多。在这次决赛中,中交二航局就带来了让五桥如此轻薄的秘密——新型粗骨料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应用,让桥面板的厚度只有 17 厘米。
" 这种混凝土应用了更小的超细颗粒,里面添加了超细的钢纤维,比普通的混凝土抗拉性能提升了 5 倍。" 中交二航局南京五桥 B1 标项目经理夏辉介绍,这种材料在世界范围内是首次应用,如果使用普通混凝土,要 30 公分厚才能达到同样的强度,那样桥梁的自重将大大增加,影响桥梁的跨度,主塔和基础也要相应扩大。
正在建设的常泰长江大桥,跨径达到 1176 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公铁两用钢桁拱桥,在施工上首次采用了上小下大的 " 钻石型 " 沉井基础。目前,相当于一个足球场大小的沉井正在进行取土下沉施工,明年即将进入承台施工阶段。
如何把如此庞大的沉井分毫不差地下沉到位?" 我们研发了一系列的智能化取土设备,包括双头铰刀、机械臂水下定点取土机器人等,能确保整体安全可靠的下沉。 " 该项目总工吴启和介绍,以前取土,都是工人在现场通过手动感应,由于水平不一,取土的效果也难以保证。现在,通过北斗、GPS 等智能传感、无线传输技术的加装和应用,只需要在操作室内输入参数数据,点击启动,水下设备就能自动作业,实现了水下施工的可测可视。" 按照传统工艺,一个班组至少要 80 人负责施工,我们现在就只有 30 人,并且施工的情况,我在这里点点手机就能看到。"
使用 3D 打印技术制作航道二级护岸、应用玄武岩纤维网格 - 聚合物砂浆代替钢板对大桥进行加固、使用对拉装置拆除系杆拱桥 …… 一项项融合了高科技、新技术的参赛项目,不仅向观众们展现了江苏建桥筑路技术的更新迭代,也让人体会到了交通人为之付出的辛勤努力与智慧结晶。
高品质成江苏交通的代名词,力争达到 " 三十年路面一百二十年桥 "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本次决赛获奖选手们也将获得极高的荣誉。获得决赛第 1 名的作品主创人员,将由省总工会授予 " 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 ";获得决赛前 6 名的作品主创人员,将由省总工会授予 " 江苏省五一创新能手 " 称号,并同时获得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授予的 " 江苏省技术能手 " 称号;获得决赛前 10 名的作品主创人员,将由省交通运输厅授予 " 江苏省交通技术能手 " 称号。
" 十三五 " 以来,江苏省紧扣交通强省目标,加大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累计完投资 6200 多亿元,是 " 十二五 " 的 160%,构建了公路水空融合发展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充分体现了江苏作为交通强国建设试点省份的区域特色、改革精神和责任担当。2017 至 2020 年,江苏交通省级品质工程示范创建项目共 21 个,市级品质工程示范创建项目共 134 个。
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丁峰表示,江苏交通的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江苏奋力打造交通强国示范区,加快推进 " 强富美高 " 新江苏建设的 " 先行力量 "。江苏交通将立足 " 十年路面百年桥 " 的品牌优势,进一步树立涵盖全寿命周期、可持续发展和适用服务等内容的品质工程新理念,建立健全以 " 标准化、信息化、绿色化 " 为核心的一整套具有鲜明特色的江苏公路水运品质工程政策、标准和制度体系,通过项目示范引领,树立行业标杆,全面打造江苏公路水运品质工程。
交通运输部原总工周海涛表示,长期以来,江苏公路水运工程质量一直处于全国的领先地位,树立了享誉全国的 " 十年路面百年桥 " 的品牌,目前正在向 " 三十年路面一百二十年桥 " 迈进,一批重大工程项目在国内外获得大奖。十四五期间,江苏将继续建设常泰长江大桥、张皋过江通道、江阴二通道、通州湾港区等一批重大公路水域工程项目。本次大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江苏交通工程建设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还将为今后,特别是十四五期间交通强国的建设以及全国交通行业技术的发展起到新的引领作用。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