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 5 日是第 35 个 " 国际志愿者日 ",为进一步弘扬 " 互助、有爱、奉献、进步 " 的志愿精神,平安志愿者协会联合深圳志愿服务基金会、深圳义工联松柏之爱组、深圳鹏程电动和雷锋爱心车队、平安金融中心等组织开展了一次周末公益活动,活动以 " 健康畅游 呵护‘银龄’ " 长者关爱为主题,以深圳经济特区建立 40 周年为契机,组织 20 余位深圳首批建设者参观深圳前海国际会议中心、平安金融中心观光层,并为老人送去暖冬礼包。
深圳变化得快发展得好
曾奶奶曾是一名教师,是此次长者活动中年龄最大的一位长者,因担心老人体力不支,志愿者搀扶着她边走边停、处处留心,没想到老人一路上精神矍铄,还让平安志愿者在其手机抖音 App 上教她转发视频给微信中的亲人。" 时尚 " 的曾奶奶让大家竖起了大拇指。
参观过程中,长者们发出阵阵感叹,感叹深圳变化得快、发展得好。这次活动让他们再次重温那段辉煌岁月并见证深圳 40 年的沧桑巨变。在深圳前海国际会议中心从先行先试到先行示范——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 40 周年展览,他们指着老照片,回忆当年的岁月。
吴叔是一位建设工程兵,参与了深圳国贸大厦等地标建筑的建设,家族四代都是军人,父亲、爷爷都是烈士。谈到如今的建设发展,他感到很自豪。
" 这个照片就是我拍的,拍的是福田华富村的社区邻里节,它可以说是都市社区养老模式的一个典型。"73 岁的长者黄天肇在此次活动中才知道原来自己的摄影作品上了这面展览墙,他骄傲地分享起当时的拍摄情景。
" 我见过凌晨三四点的深圳,深圳的道路越来越干净了,城市越来越美了。" 一位老环卫工说道。
" 原来这里是一大片黄泥地,现在都变成了高楼大厦,传统行业也随着科技的发展变成智慧医疗、智慧交通 ……" 在平安金融中心,1984 年就来深圳的老工程兵阿钟说,随着 5G 时代的到来,相信深圳必将用深圳速度再次创造深圳奇迹。
一脉相承的志愿精神
长者中还有不少老义工。姚风玲曾是企业高管,是深圳资深义工,她表示,自己退休以后比上班还忙,因为几乎每周都要组织和参加老年义工协会的各种活动。" 有这些建设者的付出,深圳才可能发展得这么好。这个活动特别好,社会没有忘记这些各行各业的‘拓荒牛’ "。
和她一样忙碌的,还有王书华,"30 年来,我感觉深圳城市温度持续升温,到如今已有 200 多万人的义工队伍,我现在也是真正的‘老’义工了。" 她说。
志愿精神一脉相承。志愿者们一路上一对一陪同,讲解互动,嘘寒问暖,关怀备至。王国春是平安人寿深圳分公司代理人,也是志愿服务积极分子,这次自愿报名担任领队," 有幸陪伴深圳建设者,听他们讲述深圳初期发展的故事,能深刻体会到他们的付出,也特别感谢。" 王国春说。邓燕冰来自平安银行深圳分行,是 20 年深圳五星级义工,此次活动第一个报名参加。
" 松柏之爱 " 有 26 年的长者关爱服务经验,目前是全国敬老模范团队,此次活动中还配备了专业养老、医生、爱心司机等各类志愿者,相互配合、协力完成此次志愿服务。
深圳巴士集团鹏程电动公司爱心车队的爱心司机表示,全程接送老人及志愿者,虽然耽误了大半天的收入,但却非常值得,每次接到这样的服务需求,都义不容辞。
公益基因也是平安集团企业文化的一大特色。据了解,平安志愿者协会作为平安集团致力于发动百万员工积极投身公益的员工志愿者平台,目前已成立 20 个专业公司分会、26 个地区分会,在平安 " 三村晖 " 公益平台注册的内外勤员工志愿者逾 53 万人。许多员工将 " 周末公益 " 变成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积极参与公司内外部的各类公益志愿服务活动。
自 2019 年开展 " 平安守护者行动 " 以来,通过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围绕安全急救、环境保护、教育、金融消费者保护等,目前已在全国落地 1400 余场活动,志愿者们为老人、儿童等群体提供丰富多样的志愿服务。
深圳晚报记者 武晓晨 通讯员 徐晓萌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