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严正东 孙静 记者 王菲)近日,盐城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5 头麋鹿被放归大自然。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这是自 1998 年起," 湿地精灵 " 第八次被放归自然。" 回家 " 后的 25 头麋鹿,成群结队在广袤滩涂上行走嬉戏。
麋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特有的珍稀物种,角像鹿、脸像马、蹄像牛、尾像驴,又称 " 四不像 "。相传,姜子牙的坐骑 " 四不像 " 即为麋鹿。
1900 年,因战火,麋鹿被分散到世界各地,一度濒临灭绝;上世纪八十年代世界动物学家呼吁让麋鹿回归 " 故土 " 繁衍壮大;1986 年 39 头麋鹿从英国伦敦经上海虹桥机场运抵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饲养,从此开始了在 " 家乡 " 的生活。
2019 年 7 月 5 日,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填补了中国滨海湿地类型遗产空白。作为遗产地第一期的一部分,位于大丰境内的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承担着保护麋鹿、丹顶鹤及其湿地生态系统,恢复野生麋鹿种群的重要任务。
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面积 4 万亩,港叉纵横,海天相接,盐蒿遍野,芦苇遮天,是太平洋西岸保护最完好的半原始湿地。
经过 30 多年的不断努力,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麋鹿数量已由建区时的 39 头发展到现如今的 5681 头,占全世界总数的 60% 以上,其中野外种群数量达到 1820 头。
目前,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已创成五项 " 世界之最 ",即世界上最大面积的麋鹿自然保护区、世界上最多的麋鹿种群数量、世界上最完整的麋鹿基因库、世界上最大的野生麋鹿种群、世界上最大的人工驯养麋鹿种群,成就了大丰 " 麋鹿之乡 " 的闪亮名片。
" 麋鹿野化放归,让其在野外独立生存,是建立野生种群是麋鹿保护的最终目的。" 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放归自然 25 头成年麋鹿,采取了佩戴 GPS 项圈的方式,实时监测该种群在野外的活动轨迹等信息,从而实现网格化管理。(严正东供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