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苏法萱 记者 柴军虎)12 月 9 日 14 时,清脆的法槌声首次在苏州国际商事法庭敲响,这是苏州国际商事法庭启用以来,公开审理的第一案。
△ 庭审现场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12 月 9 日,苏州国际商事法庭依法公开开庭审理了一起借款合同纠纷案件。原告为韩国进出口银行,被告为常熟光成电子有限公司。
2011 年 6 月,双方签署相关贷款协议,约定原告向被告出借境外金融机构贷款 200 万美元。到 2016 年 5 月,被告累计偿还借款 100 万美元,此后未能如期履行贷款偿还义务。为此,原告向法院起诉,要求被告偿还贷款 100 万美元,并支付相应利息。
在两个多小时的庭审中,双方当事人进行了举证和质证,并充分表达了辩论意见。在法庭主持下,双方最终达成调解协议:被告分两期向原告支付 100 万美元及相应利息。
现代快报记者看到,庭审过程中,审判人员和双方当事人面前都没有厚厚的纸质卷宗,取而代之的是电子屏幕。通过智慧庭审系统对电子卷宗的深度应用,苏州国际商事法庭在审理案件时更加便捷高效。
原告代理律师上海华理律师事务所律师景艳东说,此类案件从立案到审结,通常需要两年左右时间。但这个案子从今年 6 月 24 日立案,到今天第一次开庭就调解结案,总共不到 6 个月,是通常办案周期的四分之一。" 从庭前准备到庭审过程,我充分感受到苏州国际商事法庭在审理涉外案件时的公平、公正和高效。"
苏州市中级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徐清宇说,苏州国际商事法庭将紧密结合 " 一带一路 " 建设、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和江苏自贸区苏州片区的发展要求,深入实施涉外商事审判精品战略,为中外当事人提供普惠均等、便捷高效、智能精准的司法服务,同时将探索建立一站式国际商事纠纷处理机制,为建设区域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供更有力的司法保障。
据介绍,苏州国际商事法庭是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复,在地方法院设立的全国首家国际商事法庭。作为中国开放发展的高地,截至去年底,苏州累计实际使用外资 1320 亿美元,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三位。法庭所在的苏州工业园区更是 " 中新合作 " 的示范基地。近年来,苏州迎来 " 一带一路 " 倡议和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多项国家战略叠加实施的机遇,这为苏州国际商事法庭展示担当作为,提供了广阔舞台。
(通讯员供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