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0-12-15
深晚报道 | 一滴水背后的故事,深圳水文化大讲堂向市民科普饮用水知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日前,由深圳市河湾流域管理中心与深圳商报联合举行的深圳水文化大讲堂总第 22 期活动,以 " 一滴水的旅程 " 为主题,向市民科普饮用水知识。这期活动主题贴近民生,现场观众交流互动积极,反响热烈。

第 22 期活动,特别邀请了深圳市水务局水资源和供水保障处副处长袁忆博为主讲嘉宾。现场,袁忆博的讲解生动且极具亲和力,从水源、到水厂、再到龙头的全过程处理流程,她均进行了详细的科普。

" 大家知道深圳的自来水从哪里来吗?" 大讲堂一开始,袁忆博通过提问的方式,与市民展开互动。袁忆博介绍说,深圳是一座缺水的城市,主要水源(85% 以上)来自东江。东部供水工程东起惠州市,西至深圳宝安,干线全长 136 公里,以 " 长藤结瓜 " 的形式横穿深惠两地。

" 水从东江引来了以后,就直接流进我们家里了吗?" 来自深圳梅林小学的邹一鸣同学听得十分认真,他好奇的提出了自己的问题。袁忆博告诉邹一鸣同学,自来水从水源地引入后,首先第一步是要进入水厂,随后经过絮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工艺流程的处理,才能通过配水泵站输送到每家每户。目前,深圳共有水厂 47 个,它们分布在全市各个区域。

关于深圳自来水水质的问题,袁忆博也做出了解答。袁忆博说,深圳水质标准对标国际最优最高,采取的是最严格的标准。深圳实施的《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与国际标准相比,116 项指标中有 84 项对标国际最严标准或严于国际标准。数据统计显示,近年来,深圳市自来水水质综合合格率均达 99.9% 以上。

水质最优最好,可为什么家里的水龙头还是会有黄水、锈水等现象出现。对此,袁忆博回答说,自来水流入每家每户,需要经过管网、二次供水设施。供水管网老旧,以及二次供水设施比较残旧、设施管理不规范等会导致出现黄水、锈水等现象,这不是自来水本身的原因。当前,深圳正大力推进水厂、管网、二次供水设施等提标改造,实施优质饮用水入户工程,开启了全市自来水水质全面提升的进程。预计,到 2025 年,供水水质进一步提升,出厂水、管网水、用户水水质稳定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和深圳市水质标准,实现自来水可直接饮用。

深圳晚报记者 郭宇立

相关标签

文化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