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0-12-21
深晚报道 | 和平工联会:打造工会基层工作力量的“先行示范”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8 名职业化工会工作者,1 名社区工会专干,一支 2945 人的工会积极分子队伍,在 51 个工业园区成立了 364 个工会小组,发展会员 7.25 万人,职工对工会的认知度提升了 80%…… 这是深圳市宝安区福海街道和平社区工会联合会建立以来带来的改变。在深圳市工会第七次代表大会召开前夕,深圳市总工会组织中央、省、市媒体走进和平社区工联会,了解工联会预防化解劳动纠纷、探索基层工会体制机制改革的创新模式。

▲媒体采风团走进和平工联会。

将一线职工 " 引进 " 工联会

当天,媒体一行参观了和平社区工联会的 " 职工之家 "。作为和平社区工联会打造服务职工的重要平台,这里设有图书室、职工活动室、放映室等,功能一应俱全,服务细致入微。

据和平工联会党支部书记,常务副主席,宝安区总工会兼职副主席石文博介绍,和平社区是一个典型的工业型社区,辖区面积 11.1 平方公里,是深圳最早的工业区之一,高峰时期工业人口有 11 万之多,企业 827 家;目前有职工 7.8 万,企业 635 家。" 这个社区世界 500 强企业多、小微企业多,劳动关系情况复杂,职工诉求多样化。" 石文博说。

2014 年 9 月,作为省、市、区总的基层工会改革的试验区,和平工联会开始建设。和平社区工联会成立初期,几位职业化工会工作者与一些职工交流发现,他们对工会认识不太全面。" 首先要让职工了解接近工会,工会想要做什么、能够做什么。" 石文博决心改变策略,走出工联会,主动走近职工,与他们交朋友,在职工中间培养一支积极分子队伍。

工会积极分子在职工中广泛 " 播种 ",影响并带动了更多职工参与工会建设。如今,和平社区工联会有了一支 2945 人的工会积极分子队伍,逐渐成立了由积极分子组织、职工参与的音乐社、书友社、瑜伽班等 20 多个协会,工会开始在职工当中真正扎下了根。

▲和平工联会党支部书记,常务副主席,宝安区总工会兼职副主席石文博。

把 " 职工之家 " 建到职工的心里

工联会成立初期,工会组建工作并不容易。" 大企业一开始对我们的工作不太理解。" 石文博说,不少企业工会干部在老板和职工之间 " 两头为难 "。对此,工联会的做法是 " 分责任田 ",每位工会工作者对接相应企业,用诚心和上级部门提供的资源打动这些企业的中高层管理;经常向企业工会主席请教工作问题,发挥他们的优势特长,并解决他们的兼职苦恼。

稳定关系建立后,工联会以参与 3 年一次的换届工作为契机,逐步指导企业工会民主化、规范化建设,把工会积极分子培养成会员代表、委员甚至副主席。为了打牢群众基础,工联会推动小微企业职工直接在工联会入会,在中小微企业密集的工业园区,成立跨企业的工会小组,工会积极分子担任小组长。职工由被动入会变成主动加入,零散的工人被凝聚起来了,不同规模的企业也逐渐组建起工会。

据统计,目前和平工联会已在 51 个工业园区成立了 364 个工会小组。近五年来,累计组建企业工会 243 家,发展会员 7.2 万人,培养工会积极分子 2945 人,来自 421 家企业。如今,和平社区工联会成了宝安福海街道的一个 " 地标 "。职业化工会工作者按照职工的 " 生物钟 " 上下班,职工之家成为社区里的活动中心。

让劳动纠纷隐患在协商中化解

对于预防化解劳动纠纷,尤其是集体劳动纠纷,和平社区工联会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在坚持工会立场,坚持为工人说话的前提下,依靠工会组织网络发现劳动纠纷隐患,发挥企业工会作用,在企业内部化解纠纷、隐患。同时要依靠工会积极分子取得工人的理解,传播理性和规则;并依靠政府部门和上级工会的主导作用,与企业协商化解纠纷。

记者了解到,工联会通过密切的日常联系与指导,帮助辖区内企业工会成长,培养了一批有协商意识、谈判能力的积极分子,从源头提升劳动关系纠纷解决的能力。

深圳晚报记者 周倩 / 文 陈玉 / 图

相关标签

和平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