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深圳晚报 5 版整版刊发《公筷!让你远离幽门螺旋杆菌》的报道,邀请专家解读幽门螺旋杆菌的传染途径及预防措施,引发市民热议。
市民对公筷分餐持有什么样的态度?他们实行分餐或暂未实行分餐的原因又是什么?12 月 23 日,记者对此进行走访了解。
以前没有意识,如今准备分餐
市民刘先生告诉记者,今天看到深圳晚报关于公筷分餐预防幽门螺旋杆菌的报道深受触动。受疫情防控影响,今年刘先生一家决定使用公筷。一开始,大家十分支持配合,但是时间长了,有时候嫌麻烦就会忘了公筷。久而久之,家里又恢复到以前的用餐习惯。
今天,刘先生看到深圳晚报的报道,得知公筷对幽门螺旋杆菌等常见通过口口的病菌有阻断作用后,再度决定恢复公筷。" 我觉得公筷分餐很有必要,不过相比传统的饮食方式公筷确实会比较麻烦,坚持下来很难。希望能加大关于公筷的持续宣传,能让大家更深刻了解公筷分餐的好处,不要只是一时热情。
担心感情生分不愿提分餐,盼营造公筷分餐氛围
早在两年前,市民杨先生就注意到了公筷分餐的必要性。" 当时是在网上看到新闻,说用公筷、实行分餐制可以有效预防一些疾病,我就想过日常生活中是不是也可以尝试公筷分餐。" 杨先生说。
杨先生在南山区一家科技公司工作,由于工作较忙,他多数时候会与同事一起外出就餐。" 对我来说在家分餐其实更容易一些,可以跟家人讲道理,说服他们用公筷、分餐。但跟同事出去吃的时候,就不好意思开口了。" 他告诉记者,他曾经在某次聚餐时提过使用公筷的建议,但却被同事说 " 矫情 ",这让他十分尴尬,一度不愿再提。
" 我觉得现在关于公筷分餐的宣传还不够,很多人还是没有这个意识。如果整个社会都形成公筷分餐的氛围,我就不用担心和同事聚餐时难以启齿的问题了。" 杨先生说。
餐厅需主动提高公筷意识
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里,在外就餐是深圳人的生活常态。餐厅是否会主动倡导公筷分餐呢?12 月 23 日上午,记者连续走访多家餐厅。
深晚记者在位于福田水围的某茶餐厅看到,这里每桌根据就餐人数配有单独的餐具。服务人员在提供餐具的时候并未提醒就餐顾客使用公筷,当记者主动要求公筷时,服务人员能及时提供。" 使用公筷公勺相较于传统的合餐模式比较麻烦,公筷是个人选择,如果顾客主动要求,我们也会配合。" 该餐厅服务人员解释道。
在香蜜湖片区某湘菜餐厅,记者看到,该餐厅每道菜都专门配有公筷、公勺。大部分顾客看到菜品配有公筷公勺都会主动使用。该餐厅负责人告诉记者," 今年大家公共健康意识明显提高,餐厅也主动响应号召配主动提供公筷公勺,这对餐厅而言也没有增加过多成本。很多顾客反馈有公筷公勺能有更好的用餐体验,我们就把提供公筷公勺的服务保留下来了。"
今年,深圳市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修改〈深圳经济特区文明行为条例〉的决定》正式公布施行,增加了对文明健康饮食、反对餐饮浪费的倡导。以条例的形式将使用公筷纳入文明行为中,针对公筷、分餐制,你怎么看呢?欢迎投票参与讨论。
深圳晚报记者 罗典 高灵灵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