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0-12-23
深晚报道 | 丢垃圾也能有趣 深圳市首个校园智能地埋式垃圾桶投入使用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12 月 23 日,深圳市福田区外国语高级中学引进的智能地埋式垃圾桶正式投入使用,这是深圳市首个安装在校园内的地埋式垃圾桶。福外高中表示要利用科技的力量将扔垃圾变成一件有趣的事,不断增强校园垃圾分类教育工作,改善校园环境。

当天上午,在第五节下课铃响后,几个学生提着各自班级的垃圾袋丢垃圾。当他们往垃圾桶前一站,桶盖就自己张开了嘴,迎接分好类的 " 美食 "。看到能自动开盖的垃圾桶,同学们都 " 哇 " 了一声,走近打量这个新伙伴。他们从桶口往下一看,发现原来地下已经存了那么多垃圾。

" 以前的垃圾桶很小,有时候一个课间就塞满了,还经常看到吃完的泡面盒漏在外面,非常不好看。现在这个又好玩,又能装,还很漂亮!" 来丢垃圾的陈同学高兴地说。

位于教学楼内的智能地埋式垃圾桶,在地面上只能看到 5 个与果皮箱大小一样的不锈钢投放口。" 从投放口扔进去的垃圾会密闭存储于地下的大垃圾桶中,充分利用了地下空间,增加了垃圾投放的容量。" 迈睿环境负责人汪鑫平介绍道。

地下的垃圾存放平台内还配备了除臭系统和消杀系统,每天定时喷淋除臭液和消杀液,从源头确保垃圾桶美观无臭味,杜绝细菌病毒滋生。同时,每个垃圾桶都装载了智能物联模块,可以记录垃圾投放行为,更好地帮助全校师生培养垃圾分类的习惯。

智能地埋式垃圾桶所在的区域,不仅是方便学生定时定点投放垃圾的垃圾分类示范点,还是学校进行垃圾分类教育工作的展厅。在这里有垃圾分类知识展板,详解垃圾该怎么分类;有大屏幕滚动播放垃圾分类相关视频;还有学校进行各式各样垃圾分类教育工作的活动展板。

除了教学楼的垃圾分类示范点,福外高中在生活区也设置了一套 5 个桶身的智能地埋式垃圾桶,主要用于生活区的垃圾存放和清运回收。

到了午饭时间,记者在学生食堂见到处处都贴有 " 饮水要思源,吃饭当节俭 " 的系列海报,在学生吃完饭倒盘处还有专门的督导,指引学生将餐厨垃圾和其他垃圾分类投放,还提醒学生注意吃饭时 " 源头减量 ",相应 " 光盘行动 "。

福外高中自建校以来,一直致力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与行为习惯,积极践行 " 低碳、环保、绿色 " 的环保教育理念。为打造文明和谐校园,学校构建两级主题课程、开展七大主题教育活动、扫除四大管理盲点,开展食堂源头减量和拒绝一次性餐具活动,邀请高校教授开展垃圾分类知识讲座、引进智能地埋式垃圾分类收集设备,全面开展校园垃圾分类工作。

福外高中总务处处长王海说:" 我们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垃圾分类教育工作,开展了形式丰富的活动,创新调动学生、家长、教师、社区居民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希望用这种小手拉大手的方式,最终实现‘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推动整个社会’的目标。"

深圳晚报记者 刘丹青 编辑 方壮芳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