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将文明城市建设打造成永不落幕的民生工程,福田区于今年 6 月 29 日在全市率先制定了《福田区城市文明典范城区建设标准》(以下称 " 福田标准 "),初步构架了文明城市建设的 " 四梁八柱 ",为文明城区的建设提供了机制保障。在 " 福田标准 " 的引领下,福田区为深圳第六次荣膺 " 全国文明城市 " 称号做出应有的贡献。经过半年的实践、完善,近日,福田区按照可视化、可量化、精细化、高标准原则,推出了 " 福田标准 " 的 2.0 版。
提出 267 项标准 以 " 绣花功夫 " 建设文明城区
本次 " 福田标准 " 的修订由福田区文明办牵头,会同深圳市交通局福田局、深圳市交警支队福田大队、福田区教育局、福田区住房和建设局、福田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福田区卫生健康局、福田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福田区公共文化体育发展中心等多个部门协商讨论。
" 福田标准 "2.0 版围绕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增加了 7 种测评点位类型,新增了 71 类指标的测评要求,并围绕思想道德、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人文环境、社会环境、生态环境、长效创建工作机制等 8 个方面进行测评建立了负面清单体系,设置了相应的惩戒措施。
修订后的 " 福田标准 "2.0 版,共对 47 类文明测评点位的建设提出了 267 项具体标准,聚焦市容环境、城市秩序、城市精细化管理及市民文明素质,对文明建设指标数、内容、涵盖层面进行了全面深化。
" 法乎其上 , 得乎其中;法乎其中,仅得其下。" 在更高标准的引领下,福田将以 " 绣花功夫 " 推进城区精细化管理,有力推动福田人居环境的明显改善和民生福祉的持续增进,切实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赋能精细化管理 聚焦民生领域热点
" 福田标准 "2.0 版聚焦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例如,伴随福田城区建设的不断推进,以及一批重大项目的陆续开展,施工扰民情况偶有发生。为此,新标准提高了建筑工地文明施工管理的测评要求,新增了文明施工测评内容。比如,要求福田区各工程建设、施工、监理单位要加强管理,工地必须建立环境保护、环境卫生管理和检查制度;要求必须对施工现场产生的建筑废弃物、生活垃圾应进行分类存放,在规定期限内清理完毕;要求各单位应加强噪声排放管理,禁止使用蒸汽桩机、锤击桩机等噪声严重超标设备,落实噪声防控措施;要求施工工地做到围挡美观,工地路口硬底化效果良好,无泥土污染,进出泥头车无带泥上路现象。
随着控烟条例的实施,区内整体吸烟情况有较大改善,但是仍有个别民众对控烟条例不清楚、不执行。" 福田标准 "2.0 版对不同场所控烟标识的设计、制作、设置进行了详细规定。比如在宣传方面,要求在文化站主要出入口、休息区、人群集中活动区域等公共场所的显著位置设有明显禁烟标识(含电子烟),固定的宣传栏、指示牌等位置应增加控烟标识,吸烟点标识必须包含 " 吸烟有害健康警示语 ";对吸烟的市民,工作人员应当上前劝阻或将其引导到吸烟区;要求禁止吸烟符号的烟草制品图形必须由传统卷烟和电子烟图形组成;要求室外吸烟区应设置在室外区域,远离人群密集区域或行人必行的主要通道,符合消防安全要求,设置明显的指引标示,配置盛放烟灰的器具,设置吸烟有害健康的警示标示。
为了守护祖国的花朵," 福田标准 "2.0 版还强化了对学校的测评要求,比如要求学校食堂必须有食品经营许可证和从业人员健康证,保证厨房干净卫生,食材在要保质期内,餐厅餐桌上有节约粮食的提示等。
作为一个 " 有温度 " 的城区,在无障碍设施建设标准上," 福田标准 "2.0 版做了更加详细的规定。例如要求在城市绿地、公园入口、通道等位置严格按照无障碍设施标准设置轮椅通道、扶手或缘石坡道等无障碍设施;无障碍卫生间内各设施能正常使用;无障碍设施指示牌应清晰明确、易于寻找;要定期检查、维护,确保无障碍设施能正常使用;禁止占用无障碍通道等。
突出文明高度 强化环卫治理水平
为了进一步改善市容市貌,持续擦亮福田 " 城市名片 " 形象," 福田标准 "2.0 版尤其针对社会环境卫生提出了更具体要求,新增了天桥通道、垃圾收集点、垃圾清运站和垃圾清运车辆 4 个测评点位类型。
" 福田标准 "2.0 版要求在垃圾收集点内需做到垃圾桶有序摆放,不能占用市政道路、人行道,屋式垃圾收集点垃圾桶需摆放在垃圾屋内。
对垃圾清运站的测评,则是要求做到排水系统需完善,排水沟畅通,无积水或污水外溢、直排现象;无臭味、明显噪音;垃圾转运站内干净整洁、无暴露垃圾等脏污现象,能够定期消杀并设置毒鼠屋等。
关于垃圾清运车辆的测评标准,一是设置了车箱外观的具体标准,二是要求清运车辆驶出转运站、焚烧厂(填埋场)前以及收运作业结束后,需对车箱及底盘进行全面清洗;三是要求桶装垃圾收集车内垃圾桶无垃圾满溢、超高装载的现象等。
" 福田标准 "2.0 版对垃圾桶设置、不同点位类型清洁和路面清洁也做出了明确规定。比如要求垃圾箱、垃圾桶等环卫设置无残缺、破损,无锈蚀、磨损,无满溢,内外壁干净,垃圾箱及 240L(含)以下垃圾桶需套袋等。
升级后的 " 福田标准 " 对公共厕所的保洁管理、硬件维护设置了具体测评标准。比如在保洁管理上,要求公共厕所及其第三卫生间、母婴室能够正常开放;免费提供洗手液;在硬件维护上要求各项设施完好无损。
满足美好生活需要 提升文明城区建设
为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福田区内公共文化设施星罗棋布。如何让民众更方便、更充分的利用好这些设施?为此," 福田标准 "2.0 版新增了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标准,对文化场馆类设施的标识设置、人员配置、志愿服务、基本服务的频次和内容以及数字化服务提出了具体的建设要求。
身为深圳的 " 文化中心 ",新标准要求福田区内的公共图书馆、文化馆 ( 站 ) 、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需做到布局合理,网络健全,并符合国家相关建设标准,每千人占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面积达到广东省先进水平。要求区内图书馆、文化馆各配备 1 台以上流动服务车,或以社会化方式配备流动服务设施设备。要求图书馆、文化馆具有数字资源提供能力和远程服务能力,图书馆可提供服务的数字资源不低于 3TB。
针对福田 " 一公里文化圈 "," 福田标准 "2.0 版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比如明确街道需独立设置符合国家要求的综合文化站;要设有针对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务工人员、生活困难群众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街道公共文化服务场所要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配备数字文化设施,具备数字文化服务能力,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设施需要配置数字服务资源;街道需建有福田文明学院街道分院;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筑面积不低于 200 平方米 , 配套建设群众文化活动广场。
" 福田标准 "2.0 版强调 " 先行示范区 " 中心城区的担当和责任," 福田标准 "2.0 版的推出,让福田区实现了文明城区测评点位的全域全行业覆盖,将有效推动福田区文明城市建设制度化、长效化、常态化进行,通过对文明城市建设的深耕细作,不断擦亮首善之区的文明底色,持续为幸福 " 加码 ",为打造城市文明典范城区持续发力,真正将文明城市建设打造成 " 永不落幕的民生工程 "。
深圳晚报记者 汪仕林 通讯员 福宣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