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先提出海洋儿童友好型城区创建构想,启动前期研究项目;全市首个街区海洋儿童友好图书馆揭牌;" 流动海洋少年宫 " 联盟正式成立;海洋儿童友好型城区建设专家研讨会召开;《大鹏新区海洋儿童友好型城区建设指标体系(试行)》等文件出台 ……
今年是深圳建设 " 儿童友好型城市 " 的第五个年头,也是深圳加快建设 " 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 的第三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大鹏新区肩负着市委、市政府赋予的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载区的重任,新区妇儿工委、新区群团工作部、新区妇工委对标这一战略定位,结合儿童友好型城区建设实践,从落实规范引领、规划建设布局、推动落地实施等方面着手,创新性打造儿童友好型城区的大鹏特色之路。
初心:破局当下 提出儿童友好大鹏特色构想
儿童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核心,也是城市发展的未来和希望。从新区滨海资源禀赋来看,新区海洋自然资源丰富,为新区儿童进行海洋文化教育提供了众多机遇,为海洋儿童友好型城区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环境基础。在 " 双区驱动 " 重大历史机遇下," 深圳新十大文化地标 " 深圳海洋博物馆、海洋大学和深海科考中心等重大项目均选址新区,新区的战略定位愈发凸显,为海洋儿童友好型城区建设提供有力空间保障、阵地支持。
▲大鹏新区群团工作部、新区妇工委组织开展海洋儿童友好主题议事活动
从促进儿童健康成长角度来看,推动新区天赋的海洋自然人文资源和儿童友好有机融合,获得 1+1>2 的效果,可以为全市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的儿童提供推进海洋生态与文化、海洋科技创新、海洋综合管理等方面实践,探索创新 " 从儿童抓起 " 的人才培养和素质教育新模式,为培育海洋人才贡献大鹏力量。从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的本土化探索来看,新区海洋儿童友好型城区建设可以为深圳市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提供一个新的维度,为全国滨海城区提供先行先试的示范样本,也为打造 " 健康中国 " 的 " 深圳样板 " 营造自然生机。
行动:多措并举 稳推城区建设前期研究工作
为把握居民海洋儿童友好需求,推动达成海洋儿童友好共识,新区群团工作部、新区妇工委积极开展前期研究工作:组建专家智囊团,吸取国内外优秀经验,线上线下相结合进行专家访谈、专家论证,从大处着眼,推动海洋儿童友好纳入新区顶层设计;从海洋意识、儿童友好理念、海洋儿童友好空间、海洋儿童友好参与、海洋儿童友好服务等多个维度,从儿童与成人视角,就探索海洋儿童友好型城区建设在新区开展调研,充分倾听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声音,为海洋儿童友好建言献策;在儿童友好和海洋领域专家指导下编制研究报告等文件,为新区海洋儿童友好型城区建设提供指引和依据。
▲大鹏新区群团工作部、新区妇工委召开海洋儿童友好型城区建设专家研讨会
同时,创新实践活动,营造儿童参与氛围。开展儿童海洋互动实践、儿童海洋主题议事、儿童海洋科普教育等实践活动,引导儿童认识海洋、保护海洋、经略海洋;探索推出海洋儿童友好图书馆、流动海洋少年宫等阵地和品牌,从小处着手,先行先试探索海洋儿童友好路径。
展望:赋能未来 打造海洋儿童友好全球典范
坚持 " 注重海洋儿童友好,就是对海洋发展负责 " 理念,提出构建具有大鹏海洋特色的儿童友好空间、打造海洋儿童友好型服务体系、建立儿童参与长效机制三大发展战略。
挖掘新区海洋特色,结合儿童需求,新区群团工作部、新区妇工委提出一系列创新构想。例如,结合新区山海连城计划、环海绿道建设等项目,建设服务全市儿童、彰显大鹏特色的山海穿越线、自然营地;围绕大鹏先民因海而生、沿海守御、海岸筑城的文化传承和生活特征,打造 " 国家级—市级—区级—特色 " 四级博物馆体系;依托新区南澳海岛,建立全国首个儿童友好海岛主权体验基地,培养儿童爱国主义和海权意识;以社会体验为路径,促进儿童的社会化发展,实现海洋儿童友好公共服务资源的共融等。
深圳晚报记者 朱冀 通讯员 李思思 黄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