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毛晓华)12 月 23 日,70 平米的老房子内,78 岁的邱荣华和侄子姜海峰正在整理他收藏的字画,并对每幅字画里的文字进行注释。从 20 岁开始,邱荣华痴迷收藏已 50 多年,与其他人收藏有所不同,邱荣华的藏品全都来自泰州乡贤字画,以清代居多。他说," 泰州历史名贤辈出,有‘儒风之盛,素冠淮南’之称,我想借此让更多泰州人了解这座城市的过去。"
50 多年收藏近百幅乡贤字画
23 日上午,现代记者来到邱荣华家中,这是一间 70 年代老房子,墙壁四周挂满了名人字画,其中一幅由清朝光绪二年进士王维翰画的 " 六条屏 " 最为引人瞩目。
据泰州历代书画名人录记载,王维翰字墨林,兴化人。清代画家。光绪二年(1876)进士工山水、花鸟,其作品多以大幅屏轴称著。兴化市博物馆收藏其《上寿图》四条屏、《洗马图》轴等。
" 当年这六条屏花了 1.2 元。" 邱荣华介绍,以当年的购买力,1.2 元可以买 10 碗大馄饨,当年自己刚刚 20 多岁,进工厂一个月工资也就 13 元,绝大部分钱都用来买了字画。
△清朝成沂作品,老人和侄子进行了注释
谈及怎么迷上收藏,邱荣华说,当年泰州知名书画金石家叶大根就住在他家斜对面,他从小耳闻目染,对老字画产生了浓厚兴趣。后来工作后有了收入,就慢慢走上了收藏之路。
记者在现场看到,王维翰 " 六条屏 " 的两边挂着一副对联,作者是成沂。成沂生于道光三年卒于光绪十六年(1823--1890),清兴化人。先学书何绍基,并结文字之交,后力摹晋唐篆隶,宗邓石如,精铁笔,间作山水,深得米芾意。
" 我收藏的乡贤作品中,兴化居多,也从侧面说明兴化自古文风鼎盛。" 邱荣华介绍,以前古海陵商贸繁荣,有钱人多,而兴化因地处偏僻,也就更适合做学问,因此兴化在文学艺术方面名人辈出,如施耐庵、李春芳、宗臣、李清、郑板桥、刘熙载等历史名人成就卓著。
邱荣华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这些年,他收藏的泰州历代乡贤字画大概有近百幅。" 收藏这些字画几乎倾尽了我一生的精力。"
△叶大根的 4 尺 " 霜叶红于二月花 "
每幅字画中都有一段故事
" 余点于徐州 …… 立于庙陛间;稚卿先生雅属 ……" 邱荣华的收藏中,有一幅近代书法家韩国钧给友人的随笔,为了考证 " 稚卿 " 究竟是谁,邱荣华曾和侄子争执不下,于是到南京求助专家,专家认为 " 稚卿 " 是近代鉴定大家谢稚柳,是韩国钧送给稚柳先生的。
后来,泰州历代书画名人录出版后,邱荣华查到,泰州有一书法家戴安礼字稚卿,和韩国钧年龄相仿又同出泰州,因而确定该随笔是韩国钧送给戴安礼。" 这样的事很多,常常会为了一幅字画上的款考证许久,但这也正是乐趣所在。"
现场,一幅叶大根 4 尺 " 霜叶红于二月花 " 大中堂很是引人注目,该书画以青绿山水为主又青中点红,一下子渲染出了秋日的风景。
而这幅画的上款:" 莘翁八十华诞长寿吉祥 " 也颇有故事。
" 这画见证了叶大根与大收藏家许莘农之间的感情。" 邱荣华说,许莘农是南京博物院著名书画鉴藏家,而叶大根在泰州也是收藏大家,两人惺惺相惜,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叶大根在书画上是造诣很高。
如今,邱荣华和侄子姜海峰正对他们收藏的每一幅字画进行考证并校注,希望为泰州历史文化传承做些事情。" 这些书画即是历史的见证者,本身也蕴藏着文人间交往的一段段往事,我千方百计收集这些宝贝,也是想为家乡文化多留住一些宝贝。" 邱荣华有些感慨地说。
△老人收藏的凌文渊作品
未来愿望是出一本书
记者在现场看到,邱荣华给自己的书房取名为 " 二无求斋 "。他解释,在 50 多年的收藏生涯中,由于收入有限,而他又特别痴迷收藏,最后只好节衣缩食," 二无求斋 " 意思是为了收藏他可以 " 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
在采访中,邱荣华不止一次提到,希望能将自己收藏的乡贤字画出一本书。" 书名我都想好了,就叫‘海陵拾遗’。"
作为《泰州文化概论 · 泰州艺术》的执笔者,泰州历史文化研究所副所长钱成博士认为,邱荣华所收藏的凌文渊、韩国钧等乡贤的书画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和收藏价值。
钱成认为,泰州作为有着 2100 多年历史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人杰地灵,在许多艺术形式方面,有着十分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成就,产生了众多的杰出人才和传世之作。特别是泰州历代明贤所创作的书画作品,作为反映特定区域内一切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以及群体活动方式的记录,不仅记录了地方的自然环境、社会政治、经济生产等方面的实践活动,也传承了以书画艺术为代表和载体之一地方文化的方方面面,其内容涵盖范围极广,是具有重要价值的文献和艺术资源。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