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徐苏宁 / 文 胡楠 / 摄)好新闻是怎样产生的?12 月 24 日,由中宣部、中国记协组织的第七届 " 好记者讲好故事 " 巡讲活动走进江苏。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12 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记者,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新闻故事,展现了中国速度、中国力量。这场巡讲让现场 180 多名来自各个新闻单位的工作者备受触动。
2020 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 40 周年,人们常说的 " 深圳速度 " 是什么?国贸大厦、地王大厦、京基 100、平安国际金融中心 …… 一座座高楼在深圳拔地而起。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记者赵畅聚焦城市建设,讲述了采访 " 中国楼王 " 陆建新的故事,将城市建设速度具象化。
△高航
说到中国速度,一定少不了中国高铁这张闪亮的名片。河北省长城新媒体集团记者高航从百年前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的故事讲起,展现了京张高铁复兴号穿越八达岭的故事。他把镜头聚焦到建设京张高铁的普通人身上,搭建了 " 京张铁路 " 和 " 京张高铁 " 跨越百年的对话。
△柯皓
2020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广大新闻工作者闻令而动、向 " 疫 " 而行,与白衣战士们一道,坚守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当天不少记者也分享了他们的抗疫故事。湖北日报社记者柯皓多次进入红区,拍摄了数以万计的图片、视频,捕捉那些为武汉拼命的人,让人们看见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和英雄的武汉人民,面对疫魔的镇定和从容。" 人民英雄 " 张定宇、" 哭泣的医生 "、方舱医院 " 读书哥 " 等都是他镜头里生动的故事。
△庞丹阳
抗击疫情,口罩变成了最火爆的 " 热卖单品 ",一度非常紧缺。扬州市广播电视总台记者庞丹阳扎根中国石化仪征化纤公司,见证一线 600 名员工和上游 80 多家国企用 35 天当一年,建成了国内最大熔喷布生产基地。十多天的全媒体报道让这个扣人心弦的中国制造故事深入人心,大国央企的力量与担当在新媒体平台刷屏。
△赵畅
2020 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 欢迎来到新疆电视台,欢迎来到帮老乡奔小康带货直播间。" 新疆广播电视台记者李雪还原新疆直播带货情景,讲述乡亲们脱贫攻坚的感人故事。今年她和同事已经完成了 15 场直播带货,在一次一次的直播中,她晒成了 " 黑丫头 "。三秦都市报韩博磊多次深入毛乌素沙漠腹地,追踪生态治理进程,记录下陕北人从治沙到致富,毛乌素由沙漠变绿洲的故事。新湖南客户端记者周红泉聚焦 " 脱贫之后不返贫 " 的现实问题,以持续关注 4 年的十八洞村年轻村民龙金彪在脱贫后的故事为切入点,讲述了十八洞村脱贫后确保不返贫,一起致富奔小康的探索和实践,这组 Vlog 形式的报道视频也获得了中国新闻奖短视频专题报道一等奖。脱贫之后的状况,动人的镜头展示了真实的脱贫故事。
不少新闻从业者表示会以好记者为榜样,去挖掘更多时代的好故事,不断提升自身新闻舆论工作水平。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