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节来了,坐在办公桌前的你,是否已经开始心痒痒地等着过节?
本来,文脉君和大家一样,兴冲冲地搓搓小手,想着晚上下班以后去哪大吃一顿。
直到我看到了一段史料,不禁流下了羡慕的泪水,原来 " 圣诞节 ",李白早在一千多年前就过过。最重要的是,人家还拥有 3 天小长假,可以吃吃喝喝看百戏!
《乐舞百戏图》
当内心的天平失去平衡,文脉君又查阅了更多史料,李白算是较早一批过上 " 圣诞节 " 的中国公民。
自那以后,这个节在中国几乎没有断过,还拥有千奇百怪的名字和各种各样的福利!
1
唐代 " 圣诞节 ",看我 " 七十二变 "
在中国流行了上千年的 " 圣诞节 ",其实指的是皇帝的诞辰。
唐玄宗李隆基老早就把自己的生日过成了 " 圣诞节 "。
唐玄宗李隆基
开元十七年(729 年)八月初五,唐玄宗 " 以降诞日,宴百僚于花萼楼下,百僚表请以每年八月初五为千秋节,王公已下献镜及承露囊,天下诸州咸令宴乐,休暇三日,仍编为令,从之。"
人到中年的唐玄宗,看天下太平已久,渐渐变得骄傲自满起来,在自己生日那天,摆起了声势浩大的国宴。
百官摸透了皇上的心思,集体上书。唐玄宗自是半推半就,以 " 凡是节日,或以天气转移,或因人事表记 " 为由,欣然采纳。
《张果老见明皇图》
有了放假三天的优秀政策,千秋节自然有了群众基础,热闹非凡。这一天," 金吾及四军兵士陈仗而立;太常设乐;教坊大陈山车、旱船、走索、丸剑、杂技、角抵、百戏,又引上百匹大象、犀牛、舞马隆饰入场为戏。" 全国上下以各种形式表达对千秋节的敬意。
教坊为了给皇上贺寿,专门创作了乐曲《千秋乐》。唐朝诗人张祜在《千秋乐》中写道:" 八月平时花萼楼,万方同乐奏千秋。倾城人看长竿出,一伎初成赵解愁。" 那场面简直是人山人海,锣鼓喧天。
诗人张祜
过了十几年的千秋节,唐玄宗觉得这名字不好。千秋万代毕竟有限,想让大唐江山天长地久,得把名字改成 " 天长节 "。
在诗仙李白还没有放飞自我、" 天子呼来不上船 " 之前,唐玄宗是他的领导。为了庆祝领导的生日,李白曾经在《天长节使鄂州刺史韦公德政碑序》中写道:" 采天长为名,将传之无穷,纪圣诞之节也。"
诗人李白
唐玄宗带了个改 " 圣诞 " 名的头,后面的皇帝都爱给自己起一个专属 " 圣诞 " 名。
唐肃宗的生日叫天成地平节,唐代宗的生日叫天兴节,唐穆宗的生日叫庆诞节,唐文宗的生日叫庆成节,唐武宗的生日叫降圣节(后改为庆阳节、寿昌节),唐宣宗的生日叫寿昌节,唐懿宗的生日叫延庆节,唐僖宗的生日叫应天节,唐昭宗的生日叫嘉会节(后改为乾和节)……
" 圣诞 " 名改得和年号一样勤,让人眼花缭乱。当大臣的也是不容易,写奏章庆祝 " 圣诞 " 的时候,得翻工具书才行,因为一不小心就会写错。但唯一没有变过的,就是放假三天," 朝野同欢 "。管它叫啥名,过就完事了!
2
宋代皇太后:国家法定 " 圣诞节 ",我值得拥有
唐代过 " 圣诞 " 的习俗被 " 编于令甲,传之百代 " ,此后各个封建王朝都仿效唐朝的做法,纷纷开始过起了圣诞,所谓 " 无帝不节 "。
据《旧唐书》《辽史》《金史》诸帝本纪等史料记载,唐、五代、宋、辽、金等朝 50 位皇帝有生日节名。把皇帝生日过成 " 圣诞节 " 的习俗,还走出了国门,传入日本、越南等国家。
宋太祖赵匡胤的 " 圣诞节 " 是二月十六日,北宋建立不久,群臣商议,把这一天称作长春节,以图吉利。
宋太祖赵匡胤
后来,宋代皇帝生日又出现乾明节、同天节、寿宁节、寿圣节等称呼。过生日的规矩也大致相同,都是接受礼物、献酒祝寿,接着摆设道场,禁止屠宰等。
不同的是,在宋代,皇太后也拥有了国家法定 " 圣诞节 "。北宋天圣七年(1029 年),宋仁宗为了表达对皇太后的感恩,将太后的生日作为国家法定节日,定名为 " 长宁节 "。
宋仁宗赵祯
没错,宋仁宗就是热播剧《清平乐》的男主角赵祯,也是民间传说 " 狸猫换太子 " 中的太子。
公元 1022 年,宋真宗赵恒驾崩,年仅 12 岁的赵祯登上了皇位。在此后的十多年里,北宋王朝一直由皇太后刘娥支撑着,她也是大宋开国以来第一位临朝听政的太后。
皇太后刘娥
此后,宋、辽共有 5 位临朝听政的皇太后,都拥有了自己的专属 " 圣诞 " 节名。
到了元朝,蒙古族入主中原。他们觉得前朝一个皇帝一个 " 圣诞 " 名,实在太烦了,就把皇帝的生日统一称为 " 天寿节 ",有时也直接称为 " 圣诞 "。
元 赵孟頫《万寿曲卷》
《元史 · 世祖纪五》中,就有好几处提到 " 圣诞 ":至元十年(1273 年)" 丁丑,圣诞节,高丽王王禃遣其上将军金诜来贺 ";次年," 辛未,高丽王愖遣其枢密使朴璆来贺圣诞节 ";再次年," 丙寅,高丽王王愖遣其枢密副使许珙、将军赵珪来贺圣诞节 "。这里的 " 圣诞节 ",指的都是忽必烈的生日。
元世祖忽必烈
也幸亏元朝的皇帝不爱换节日名,毕竟皇帝如走马灯般地换,其中天顺帝、元明帝与元宁宗三位,在位还不足一年,在任内都没赶上自己的生日。
3
" 狗粮 " 满地,
" 我的‘圣诞’可以不过,老婆的必须过 "
明太祖朱元璋,是个不爱过 " 圣诞节 " 的人。
明太祖朱元璋
和以往那些为了生日大操大办的皇帝不同,朱元璋出身草莽,吃过苦的他,难免有些抠搜。
而且父母过世得早,那时,他甚至连口棺材、连块墓地都买不起。每每想到这些往事,他在生日那天就格外伤感。哪怕是当了皇帝,朱元璋还是不乐意过生日,但大臣们的鼎礼朝贺却让他不堪其扰。
洪武五年,他终于下了道诏书,强调说再遇 " 圣节 " 大臣们不要祝贺,不要朝拜,他只想清净半日,斋居素食,颇有几分 " 社恐 " 的意味。
但朱元璋是个爱老婆的人,自己的生日可以不过,老婆的必须过。同年,朱元璋宣布把马皇后的生辰设为 " 千秋节 ",要祭奉先殿,诸命妇在坤宁宫朝贺皇后,并赐宴。
马皇后
朱元璋不过生日的情况一直持续了 8 年左右。通过韩国公李善长孜孜不倦地上表、请奏,终于在洪武十三年得到了皇帝的回应。朱元璋勉强同意了庆贺 " 圣节 " 的请愿,在宫中设宴款待群臣。
明《出警入跸图》
可朱元璋还是有点自己的小脾气,他规定在生日的时候一律不收礼物、不办法事、不许赋诗,也不愿天下同庆。
时间过了几十年,有个 7 岁的小皇帝在北京登基了,这个人就是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十四年 ( 公元 1449 年 ) ,他在瓦剌度过了最特殊的 " 圣诞节 "。
明英宗朱祁镇
朱祁镇这人自幼不爱读书,喜欢骑马游猎。正统十四年,瓦剌首领也先率领大军入犯,朱祁镇想立奇功,啥作战计划都没制定好,就带着大军出征了,途中遭瓦剌兵突袭,被俘。
转眼就到了正统十四年的 11 月,皇帝的生日。瓦剌人专为他杀了匹马,设宴众人豪饮,还有歌舞专场表演,众人一同吃肉喝酒,不亦乐乎。由敌军给皇帝俘虏过生日,这也算是古代最为特殊的一次 " 圣诞节 " 了。
4
有钱任性,一顿 " 圣诞 " 大餐 109 道菜
到了清朝," 圣诞节 " 过得更勤了。皇帝、皇太后的生日叫 " 万寿节 " 或 " 圣寿节 ",取 " 万寿无疆 " 的意思。皇后、太子的生日则延续明朝传统,叫 " 千秋节 "。
《崇庆皇太后万寿庆典》
清代皇帝过生日,规模前所未有。通常," 万寿节 " 时普天同庆,全国各地需修建道场,诵经祝寿;各级官员需分队而列,望阙行礼。从康熙五十二年(1713)开始,每逢 " 万寿节 ",还会开科取士,并大摆宴席。
清《群仙祝寿图》局部
因为有钱,所以任性。清代过 " 圣诞 " 就两字:豪奢。遇到皇帝的整生日,要大庆,特别是六十、八十大寿更要隆重庆贺。
清圣祖康熙
康熙六十岁寿典,文武百官整整穿了一个月的朝服。以往皇帝过 " 圣诞 ",王以下文武官员穿蟒袍朝服七天即可,可这一次,礼部规定:" 今岁恭遇万寿六旬大庆,非寻常可比,所以从三月初一至月终都要穿蟒袍、补褂。"
乾隆万寿节图
" 万寿节 " 期间全城张灯结彩,宴席绵延二十余里。全国各级官员、土豪乡绅、各国使臣等都跑到京城来给皇帝送生日礼物,金银珠宝、玉石木雕各类珍贵宝物数不胜数。
贺寿之后,皇帝大办宴席。寿宴有二十道热菜、二十道冷菜、汤四道、小菜四道、鲜果四道、瓜果蜜饯二十八道、各色点心面食二十九道,共计一百零九品。从午时摆设、未时开始,申时结束,整整要吃四个小时。
最后,康熙帝默许大臣编纂《万寿圣典》,繁奢至极的 " 万寿节 " 才算结束。
此后乾隆、嘉庆等皇帝的 " 万寿节 " 都非常隆重,兴建园林、举国同庆。有钱任性的乾隆帝,过生日期间曾先后四次普免地丁赋税,三免八省漕粮。
5
鲁迅也过圣诞,此 " 诞 " 非彼 " 诞 "
到了近代,西方圣诞节在中国的名称并不是 " 圣诞节 ",而是 " 外国冬至 "。
1872 年 12 月 24 日,上海《申报》第一次提到了 12 月 25 日是 " 耶稣诞日 "。第二年开始,《申报》正式称呼圣诞节这一天为 " 西洋冬至 "。
那当时中国流行的 " 圣诞节 " 是什么呢?其实指的是孔子诞辰。
1913 年 9 月 24 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定孔子诞辰为圣节致各省都督电》,强调 " 旧历八月二十七日为孔子生日,应定是日为圣节,令各学校放假一日,并在该校行礼,以维世道,以正人心,以固邦基,而立民极。请转饬所属,一体遵照。"
到了 1919 年 10 月 17 日,北京政府内务部再发通知称,该年 10 月 12 日 " 孔子圣诞日 ",即夏历八月二十七日为 " 孔子圣诞节 "。所有文武机关、团体均放假庆祝,悬旗结彩,并准许人员前往孔子庙自由行礼。
其实文脉君最关注的还是放假。
鲁迅也曾在香港欢度 " 孔子圣诞节 ",他在《三闲集 • 述香港恭祝圣诞》一文中就描述了当时的见闻。
" 侨胞亦知崇拜本国至圣,保存东方文明,故能发扬光大,盛极一时也。今年圣诞,尤为热闹,文人雅士,则在陶园雅集,即席挥毫,表示国粹。各学校皆行祝圣礼,往往欢迎各界参观,夜间或演新剧,或演电影,以助圣兴。"
文 |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记者 张然 李艺蘅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