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张瑜 文 / 摄)12 月 27 日,新基建高峰论坛暨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建院 35 周年庆典活动在南京举行。当天,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结合城市基础设施与空间利用研究成果发布了 " 包容性市政理念 ",倡导城市均衡和谐发展,让所有人从中受益。此外,两部由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参与编制的新导则《江苏省城镇排水管网排查评估技术导则》《南京市河道海绵技术应用导则》现场发布。
△论坛现场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一直秉承设计实践与理论研究并重发展的思路,结合城市基础设施与空间利用研究成果,编著了诸多论著,主编、参编了众多行业规范、标准、导则,提出了一些新的基础设施发展理念。
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副总经理、总工程师王阿华,现场发布两部新导则《江苏省城镇排水管网排查评估技术导则》《南京市河道海绵技术应用导则》。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这两部导则的出炉都有南京市政院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据悉,《南京市河道海绵技术应用导则》通过有针对性的指导,构建南京河道水系连通系统,充分发挥河道水系的调蓄功能,最大限度地减轻市政排水压力、降低城市内涝风险,提高暴雨洪涝来临时的人身安全保障。《江苏省城镇排水管网排查评估技术导则》的实施,可有效指导排水管网排查评估工作,对促进城镇排水管网排查评估工作的规范、有序开展意义重大。
当天,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戴德胜发布 " 包容性市政理念 "。" 城市基础设施作为城市子系统应该充分平衡发展,具有包容性。但是现实中很多项目缺乏系统性思维,就项目谈项目。" 戴德胜说,比如做某个市政项目,肯定会对周边对未来产生相关影响,比如与城市空间结构、周边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等,如果没有长远的眼光和系统思维,那就单纯就项目谈项目。他希望 " 包容性市政 " 的理念统领市政建设领域。戴德胜介绍,像是南京小龙湾桥、长江路等项目的打造,都贯彻了 " 包容性市政 " 的理念。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是江苏省第一批全过程咨询示点单位和第一批工程总承包试点单位。多年来,该研究院积极参与省内黑臭水体综合治理和城镇污水提质增效等工作,并提供专家团队协助政府开展技术指导工作;自从 2015 年国家 " 水十条 " 颁布以来,又积极投身于省政府颁发的 263 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水污染治理工作,也协助江苏省住建厅参与了苏、锡、常、淮安、盐城等城市黑臭水体综合治理和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技术指导,特别是 2018 年还参与了国家两部委对第一批重点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效果进行检查的工作,并受到了表扬。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