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深圳的 " 中国电子第一街 ",华强北的发展历程就是一部活生生的深圳创业发展史,一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史,更是中国改革开放一个精彩的缩影。2000 年的华强北人特别多,大家都特别忙,走路跟跑一样,那时的科技环境氛围已经很浓厚。
他第一部诺基亚的手机就在华强北买的,用了两三年。他是吴赛锋,《华强北 40 年影像记忆》策划、主编,深圳市福田区华强北街道群众文化学会会长。他见证了华强北这 30 多年的发展,也见证了华强北的发展与变迁。下面,请跟深晚记者一起,听老吴讲述他眼里属于 " 华强北 " 的这本书。
2010年:买电子产品到华强北就对了
20 年前,吴赛锋的第一份工作是记者,跑了 10 年,主要的活动范围就是在华强北。那时华强北有个东方明珠酒店,会经常到酒店坐一坐聊聊天,喝下午茶之类的,因为当初有很多会议和活动都在东方明珠酒店举办。2000 年的时候,华强北电子产品市场刚刚兴起,不像现在已经完全成熟,很多人实际上对电子市场没有太多的印象,但大家都知道一件事," 买电子产品到华强北就对了。"
老吴 2010 年 12 月从原来的单位辞职来到华强北,2014 年成立了华强北街道群众文化学会。学会会定期举办一些活动,邀请华强北的一些老人来讲述当年华强北的发展经历。包括在华强北工作和生活的老同志,以及一些年轻的创客,他们的故事都被记录了下来。"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赛格老董事长讲的故事了。" 吴赛锋坦言," 他给我们讲得特别深刻,因为他是华强北发展 40 年亲历者和见证人,当年的赛格大厦是怎么建起来的,他当年到赛格的时候,又是怎么样通过企业改制转型,走上一个新的发展轨道,这些都是很宝贵的故事。"
2014年:从 0 开始打造 " 华强北好声音 "
"14 年举办华强北好声音的时候,音乐圈我一个认识的人都没有,从 0 开始去做一个从来没做过的事情,特别难。" 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个自己完全不熟悉的领域的活动呢?吴赛锋说,当年,华强北路因地铁施工围档,一些 " 华强北找不到北 "" 华强北空铺潮 " 等唱衰华强北的传言在坊间传播,这时候我们就想用文化的方式和力量,向大家传播华强北的好声音,传递正能量,由此,就办起了华强北好声音。谈及 2014 年牵头办的 " 华强北好声音 ",吴赛锋十分感慨。" 选手从哪来?评委从哪来?这些都是问题。" 实在没有办法,老吴就混进各种各样的音乐、歌唱类的 QQ 群去招募音乐爱好者,第一届的时候还有一位参赛选手从江苏连云港来。截至目前," 华强北好声音 " 已经举办到第 6 届了,一直坚持把华强北好声音办成公平、公正、公开的群众性声乐竞赛活动,为此,华强北好声音还专门设置了监审环节。而且每一届,都会将最新的科技融合到比赛活动中去,把中国电子第一街的科技元素融入到活动当中。
据了解,华强北好声音自 2014 年创办以来,将歌艺竞技与商圈文化娱乐相融合,为百姓打造 " 爱唱你就来,想唱你就唱 " 的自由音乐大舞台,深受音乐爱好者的好评,涌现出了一大批活跃在深圳音乐圈的优秀歌手。" 华强北好声音 " 作为华强北街道民生微实事培育的重点文化项目,其商标已获得国家商标局的批准,其品牌效应不断扩大。现今," 华强北好声音 " 是深圳群众中最专业的歌唱赛事,也已经成为华强北商圈文化的一个标志和符号。
2018年:亮相法兰克福国际书展的《华强北 40 年影像记忆》
从南粤边陲默默无闻的 " 小渔村 ",到快速发展为现代化的国际都市,深圳经济特区的飞跃发展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史上的奇迹。深圳经济特区 40 年的影像记忆就像这座城市的年轮,是深圳特区发展过程中巨变的缩影,是中国掀起改革开放大潮、引领计划体制到市场体制深刻变革壮举的生动注脚。
2018 年 10 月 12 日,《华强北40年影像记忆》一书中英文对照版在第70届法兰克福书展上首发。翻看着一幅幅记录深圳经济特区大街小巷的照片,吴赛锋告诉记者,《华强北40年影像记忆》以被誉为 " 中国电子第一街 " 的深圳华强北商圈为切入点,通过收录的100幅历史照片,反映了改革开放40年来华强北的变迁,讲述了深圳作为展示中国改革开放成就的重要窗口的故事,展现了深圳开放、创新、生机勃勃的面貌。提起书籍策划的过程,吴赛锋表示光策划就用了差不多半年的时间,特别累,每天要从数以万计的照片里挑,还要挑一些和大家有共鸣的图片。图书在法兰克福国际书展上首发时,看到一些外国友人表示对华强北这样一个充满传奇的地方十分感兴趣,吴赛锋特别欣慰," 我们华强北是中国的华强北,世界的华强北,很多人都不一定知道深圳,但他应该会知道华强北。"
这是属于华强北的故事,而这本书,还在继续。
深圳晚报记者 宋月白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