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科技 2020-12-30
小米11香疯了,但一只“独苗”恐怕撑不起小米2021年的新故事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过去的一年对很多公司来说,都是危机四伏的一年,但对小米来说,经历了短暂的阵痛后,显然成为了抓住机会的那个。

整个 2020 年,小米股价上涨了 204%(截至 12 月 29 日收盘),一扫 2019 年的股价阴霾。同时,小米第一次真正冲击高端市场,并初步站稳脚跟。更重要的是,时隔 6 年小米手机出货量重回世界第三,雷军甚至专门发文庆祝—— "6 年重返,功不唐捐 "。

但另一方面,这些成绩也曾被外界质疑 " 胜之不武 ",因为它们并不全然来自小米自身的实力提升:疫情冲击线下市场,让小米线上渠道占据优势;华为受限,腾让巨大市场空间;全球消费低迷,小米中低端机型快速增长 …… 对小米来说,这些外在机遇可能随时变化,要稳住自己的市场地位,可能还需要更多的内在驱动。

高端市场独木难支

今年 2 月,凭借小米 10/10 Pro,小米成功杀入高端手机市场。半年后小米推出了新一代旗舰小米 10 Ultra,把售价提升到 5000-7000 元价位。为了做出区分,小米 10 Ultra 把摄像头从 1.08 亿像素降为了 4800 万,同时将快充提升到 120W。

仅仅过了 4 个月,小米 11 又来了。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小米只发布了小米 11 这一款机型,价格与小米 10 完全相同,与小米 10Pro 和小米 10 Ultra 均有差距。同样,为了区分上代,小米 11 相机重回小米 10 系列的 1.08 亿像素,但是快充从 120W 降为了 55W。在同一个配置参数上 " 反复横跳 ",这是属于小米的 " 难言之隐 "。

一年发布 3 代旗舰,不仅对小米来说是绝无仅有,在手机行业内也不多见,更关键的是,它们都同属一条产品线。

单线作战对小米来说利与弊都十分明显,优点是能够集中研发实力,主攻一款机型,集中力量办大事;不足之处是产品区分的难度更大,覆盖的用户群较窄,同时发布时间也难以展开。对不少用户来说,每当新机发布时,总有 " 又被小米偷袭了 " 以及 " 我为什么不再等等 " 的感觉。

在高端手机市场,除了苹果万年不变的一款机型打天下(只有两款低配的 SE 系列),安卓厂商里比较成功的三星和华为均是双品牌作战,一个是 Galaxy S 系列和 Note 系列,一个是 P 系列和 Mate 系列。两家厂商均在双品牌上倾注了不同的卖点和区分度,甚至三星在最近两年还开辟了更高价位的折叠屏手机 Galaxy Fold 系列。它们不仅在产品上能覆盖更多目标用户,同时也在发布节奏上更具稳定性。事实也证明这种策略十分成功。

对刚刚迈入高端市场的小米来说,双品牌可望而不可及。

但曾经小米也有推进双高端品牌的机会——小米 MIX 系列。然而如今距离上代 MIX 3 发布已经过去两年多,被寄予厚望的折叠屏手机 MIX Alpha 已经宣布放弃,雷军也只能安慰米粉 " 新一代 MIX 还需要一点时间 "。直到现在,关于 MIX 4 甚至成了一个梗,米粉时常会在雷军的微博里调侃 MIX 4 可能的细节,然而小米并未公布过任何关于这款机型的具体信息,没人知道这 " 一点时间 " 究竟是多久。

事实上,从小米 11 的配置变化以及定价上,外界已经不难看出小米并未释放全部的产品空间。也许小米 11 是在为 MIX 4 让路,也许它只是下一款小米 11Pro/Plus/Ultra 的先遣队,但不管如何,小米想在高端市场扩大战果,单线作战越发艰难。

研发受阻背后是产品规划失误

MIX Alpha 被放弃,MIX 4 难产,同一条产品线的两款产品接连受阻,反映出的潜在问题除了小米在研发控制上的不足,还可能存在对产品规划的失误。毕竟早在 MIX Alpha 研发初期,雷军就承诺 MIX Alpha 会上市销售,然而最后等来的却是一句 " 放弃 "。

小米 MIX Alpha 图片源自网络

MIX 系列曾代表了小米的研发和技术实力,但在被逐渐放弃后," 小米究竟有没有技术?" 这个问题重回公众视野。雷军曾在多个场合为小米站台,澄清小米的研发并不差,一直在开发自己的技术。今年年初他更是许下承诺:"2020 年研发投入超百亿 "。而去年这个数字是 74.9 亿元。

不过,现在来看 " 百亿研发 " 的目标可能有点难了。根据小米财报,今年前三季度,小米总计研发支出 61.5 亿,同比增长 17.3%,平均每季度支出 20.5 亿元,但这个数字距离百亿还有近 40 亿。这也意味着如果小米要完成雷军年初设定的研发目标,需要在最后一个季度里花完之前两个季度的钱。但这并不简单,此前即使是 MIX Alpha 研发也只花了 5 亿多。

从研发投入来看,小米确实不算高,在投入的绝对金额上成立仅十年的小米显然很难与其他老牌科技公司相提并论,在研发占比上小米也依然很低。截至今年第三季度,小米研发支出占营收的比重只有 3.5%,远低于同行。但第一手机界研究院院长孙燕飚认为,虽然在研发投入上小米并不出众,但从产品和市场的角度来说,小米能站上高端市场从侧面证明了小米研发策略的成功。

对雷军和小米来说,一时的承诺意义并不大,为小米规划更清晰的市场策略可能更有成效。这也是孙燕飚认为小米最值得称道的一点,即对市场的快速响应。

明年全力抢占线下市场

上市后两年,小米的市场策略都十分清晰。2019 年初 Redmi 独立,真正落实双品牌战略;今年年初开始发布多款高端机型,全力冲击高端手机市场。目前来看,这两大策略效果明显。

至于明年,孙燕飚认为小米大概率会放在主攻线下市场上。这一点是有迹可循的,早在今年 11 月,卢伟冰就表示要在一年内将小米之家开遍中国所有的县城。根据 ZAKER 科技的估算,如果要完成 " 县城计划 ",小米的开店速度至少要提高 4 倍。有业内人士对 ZAKER 科技表示,这是个近乎疯狂的计划,但他也同样认为现在是小米布局线下市场的最好机会。

正如ZAKER 科技此前的报道,机会主要来自华为(包括荣耀)的退出,大量线下渠道商为弥补华为的损失可能倒向其他手机厂商。小米主攻线下市场,为的正是能趁机争取更多经销商,将其纳入自身体系。据全天候科技报道,已经有不少经销商收到了小米的开店邀请,并且选择加入小米的也不在少数。

孙燕飚认为,小米 11 提前发布的部分原因也是为了提前给线下市场供货,在另一个老对手新荣耀恢复前,尽可能抢占市场。

事实上小米不仅在争取经销商,也在争取用户。

小米 11 刚刚发布没几天,就有消费者表示,小米之家线下店只要全款预订小米 11,即附赠保温杯和无线耳机。

图片源自虎扑

ZAKER 科技求证后发现,除了礼品不同,几乎各地的小米之家均有赠品相送,只要不是采用的分期付款。如果根据小米官方商城售价,这些赠品的价格基本在 200-300 元。对主打性价比的小米来说,这绝对是破天荒的一次。

两手抓,两手都要紧,明年小米或将更加激进地抢夺线下市场。

ZAKER 科技出品

文 / 刘凡 实习生 黎淇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