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 (通讯员 黎婉华 乔云 见习记者 庄剑翔)江豚是长江生物的旗舰物种,数量稀少,有 " 水中大熊猫 " 之称。12 月 30 日,现代快报记者从扬州大学得知,为扩大江豚保护的志愿队伍,科学保护江豚,扬大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与扬州市江豚保护协会已正式签约,成立了长江生物大保护江豚实验室和 " 佑见江豚 " 生态保护团队,学院聘请扬州市江豚保护协会会长陈宜林、副会长陈瑞金和江豚保护专家张云增教授,为团队专业顾问和实验室指导老师。
△签约现场
张云增教授称,实验室将致力于对江豚进行数据观测和分析,为政府及其他江豚保护团队提供科学可信的研究数据,助力江豚保护行动稳步开展。
王旭阳是 " 佑见江豚 " 生态保护团队负责人,他表示,到目前为止,协会已开展了江豚保护的公益课堂,向公众普及江豚保护知识。未来,团队将继续创新宣传江豚保护,线上与线下结合,全方位、多角度地让人们认识到江豚保护行动的重要性。
" 智商高、性格温和的江豚是人类的好朋友,但由于人们对它们知之甚少,甚至存在一些错误认知,江豚的生存形势仍然很严峻。" 扬州市江豚保护协会会长陈宜林说,保护江豚不仅体现在宣传上,还必须有实实在在的行动。
△大学生保护团队与指导老师合影
扬大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院党委副书记廖善光老师称,此次共建活动是科学数据与志愿服务实践经验的有机结合,江豚保护实验室用数据丈量江豚保护之路的长度," 佑见江豚 " 生态保护团队用实践体现志愿服务的温度。实验室与江豚保护志愿团队的合作,将让保护江豚的道路长度变短,让人与自然的温度更暖。
(通讯员供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