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0-12-30
深晚报道|工程弃土有处去!龙岗六联受纳场开启“纳土模式”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12 月 29 日,龙岗区 2020 年重点工程项目六联受纳场举行启用仪式,正式开启 " 纳土模式 "。这标志着,长期困扰龙岗工程弃土的老大难问题已得到有效破解。当天,来自深圳市住建局、龙岗区住建局、坪地街道办、项目参建单位的相关负责人以及辖区相关施工企业代表参加了启用仪式。

▲启动仪式现场。

据悉,六联受纳场项目位于坪地街道六联社区吉惠路,于 2018 年立项、2020 年初动土建设。该项目占地面积 37 万平方米,设计库容 464 万立方米,受纳龙岗辖区内由区财政全额投资建设项目所产生的工程弃土(不受纳其他建筑废弃物、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其他有毒有害垃圾和含水率高于 40% 的弃土)。其投入使用将有效缓解龙岗区建筑余土排放压力,填补了近年来龙岗区无新建受纳场的空白,有利于推进治污保洁、" 无废城市 " 创建、大气污染防治等工作。

▲六联受纳场开启 " 纳土模式 "。

记者了解到,六联受纳场项目坚持高标准设计、绿色运营、信息化监管,是全市首批将建筑废弃物受纳场建设纳入建设工程管理的项目,是全市首个接受质量安全监督部门全过程监管的项目,是全区首个率先执行《广东省建筑余泥渣土受纳场建设技术规范》建设的项目。

作为该项目的主管和建设单位,龙岗区住建局提高了工程建设标准,制定严格的弃土入场标准及监督方式,并按照《广东省建筑余泥渣土受纳场建设技术规范》要求,对受纳场规划、勘察、设计、施工、验收、堆填作业、检测、监测和封场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制定了《建筑废弃物受纳场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工作指引》《龙岗区六联受纳场建设及受纳服务管理操作指引》等,首次采用智能化信息化的 " 龙岗区六联受纳场管理系统 ",做到申报、排放预约、进出登记、计量、统计等受纳土业务,全部通过网上进行申请、审批、预约,提升工作效率。

▲六联受纳场开启 " 纳土模式 "。

记者在现场看到,六联受纳场利用科技手段做好监管和统计工作,全区域覆盖视频监控系统,在受纳场出入口配置车辆自动识别系统,车辆识别数据联网上传至深圳市建筑废弃物智慧监管系统,对泥头车行车轨迹进行全程监控,真正实现车辆出入智能化管理,有效杜绝管理漏洞和盲区。

龙岗区住建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局将不断加大六联受纳场的安全监测与管理力度,同时在建设运营过程中,要求各参建单位按照《龙岗区建筑废弃物受纳场突发事故应急预案》,严格落实应急物资和队伍准备,确保一旦发生险情,可快速高效处置,确保受纳场安全。

深圳晚报记者 李其聪 通讯员 唐永国 郑学庆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