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袁冶 记者 卢河燕)过去一年,南京市鼓楼区哪些方面发生了显著变化?2021 年怎么干?1 月 5 日,南京市鼓楼区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鼓楼区人民政府代区长洪礼来作政府工作报告。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鼓楼区在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同时,在民生、环保等领域同样成绩显著。报告还描绘了 2021 年的发展蓝图,涉及七个方面。
2020 年成绩单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5.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7.3 万元
"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非常特殊、极不平凡的一年。" 会议一开始,洪礼来晒出了一组组数据。2020 年,全年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1740 亿元、增长 5.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7.3 万元;赴上杭广深等地开展主题招商,签约项目投资总额 730 亿元;新增高新技术企业 96 家;全域水质基本达 V 类以上,PM2.5 同比下降 24.5%;全年改造棚户区超 10 万平方米,出新老旧小区房屋 155 幢;559 个小区 816 个收集点实现定时定点分类投放收;新建 10 个家庭医生工作室,建成 13 个街道养老综合服务中心、5 个日间照料中心 ……10 大项 18 件民生实事按期保质完成。
2020 年,鼓楼区在疫情防控、复工复产、防汛抗洪方面全力以赴。全面推行 " 大数据 + 网格化 + 铁脚板 " 防控模式,第一时间构筑联防联控坚固阵地。出台鼓楼 " 惠企九条 ",为企业争取贷款支持 42.2 亿元、减税降费 51.5 亿元。全力守护江堤安全、防治城区内涝。
2020 年是 " 十三五 " 收官之年。洪礼来表示,五年来,鼓楼区城区首位度稳步提升。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2017 年破百亿,地区生产总值连跨多个百亿级台阶。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前实现较 2010 年翻一番的全面小康目标。率先推进幼教共同体、小学集团化和初中发展联盟建设,与 10 家三级医院共建医联体,建成全市首家区级 " 时间银行 "。金川河、外秦淮河实现历史性全域消劣,宝塔桥、三汊河断面稳定达标。PM2.5 年均浓度较 " 十二五 " 末下降 43%。新建改造红山南路西延等 35 条城市道路,基本完成 1355 个片区雨污分流建设,累计出新 592 个老旧小区 3534 幢房屋、改造棚户区 46 万平方米。新增 16 个公共停车场,老城 " 停车难 " 进一步缓解。
" 十四五 " 发展主要目标
根据《中共南京市鼓楼区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鼓楼区政府制定了《南京市鼓楼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并提请大会审议。
锚定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 十四五 " 时期鼓楼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任务是:
( 一 ) 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造创新发展引领区。
( 二 ) 塑造高颜值形象,打造美丽古都典范区。
( 三 ) 创造高品质生活,打造民生幸福样板区。
( 四 ) 推进高效能治理,打造安全韧性标杆区。
2021 年怎么干?
打造环南艺艺术文化街区、狮子桥美食娱乐 " 网红街区 "
2021 年怎么干?报告提出,鼓楼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8%,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等。
围绕这些目标,鼓楼区将重点做好完善创新生态、扩大有效投入、强化板块统筹、优化环境品质、促进优质均衡、化解风险隐患等七个方面工作。
在深化创新名城引领区建设方面,全力推进环南大、南工大硅巷建设,确保全年新增硅巷 10 万平方米以上。力争高企突破 600 家,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区域示范建设。加快颐和路 11、13 片区保护利用,启动打造 " 南大后街 " 潮流街区。打造五台山—广州路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集聚区,实现产业收入增长 16%。
打造区域协同发展新增长极。启动下关大街建设,确保大唐北路、惠民河西路等 4 条道路竣工通车;实施三汊河口段景观提升,建成投用鲜鱼巷市政综合服务中心;继续推动铁路西站地区迁建;高标准建设长江航运物流服务集聚区。
报告提出,要激发区域发展新活力,彰显环南艺、湖南路街区特色。高水平打造环南艺艺术文化街区,加快推进南艺后街二期建设。继续推进湖南路片区环境综合整治,加大湖南路现代服务业总部城、市青少年宫等重点项目跟踪服务力度,完成凤凰书城升级改造,打造狮子桥美食娱乐 " 网红街区 "。
确保垃圾分类全覆盖,保障地铁 5、7、9 号线等建设
在落实长江大保护方面,鼓楼区切实抓好长江 " 十年禁渔 ",建成 " 涵碧楼—五马渡 " 全线 AI 视频监控系统,提档升级江豚监测站,促进水生生物多样性恢复。在污染防治上,打造金川河 " 幸福河湖 " 示范工程,完成内金川河西支、张王庙暗涵整治,完善 " 天地空 " 一体化监测体系,确保空气质量稳定提升。
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力保障建宁西路过江通道、地铁 5 号线、7 号线、9 号线等重大市政工程。积极推动南京大学苏浙运动场地下停车场建设。完成 2 处积淹水片区整治,实施 80 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改造、同步落实物业管理,切实改善群众居住条件。
家门口的背街小巷,也将展露新颜。报告指出,2021 年鼓楼区深入开展 " 晨光行动 "。主次干道机械化作业率达 95% 以上。全面推行垃圾分类,完善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加快推进怡景花园垃圾中转站改造,完成 39 个省级垃圾分类达标小区创建,确保全区 913 个居民小区垃圾分类全覆盖。
在滨江、铁北建鼓幼分园,实施 400 户居家适老化改造
鼓楼区的教育和医疗资源布局将更加均衡。2021 年,启动二十九中新校区建设,完成第十二初中改扩建,建成投用天妃宫小学新校区,实施二实小、琅小玉泉路校区改扩建。加快优质教育资源 " 西进北上 ",在滨江、铁北片区建设鼓幼 ( 桃园世纪 ) 分园、实幼 ( 泛悦城市广场 ) 分园、三幼 ( 紫郡兰园 ) 分园,争创首批 " 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 "。
深化紧密型 " 医联体 " 建设,引导三级医院优质资源下沉基层。打造白云社区中医工作室和幕府山基层卫生实训基地,建成 1 家妇幼健康规范化门诊,新增 5 个标准化母婴室、3 家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为全区 400 户空巢、独居、失能、半失能老人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安装住所烟感报警器 2000 处以上;新增养老机构养老床位 400 张、护理型床位 200 张。
放大 " 幸福鼓楼 " 文化艺术节、" 书香鼓楼 " 全民阅读节等文化活动和平台的品牌效应。推进颐和路、大马路等文化街区建设,完成《南京条约》史料陈列馆展陈提升。
报告提出,2021 年鼓楼区坚持 " 外防输入、内防反弹 ",最大限度降低输入性风险;实现人防物防全链条监管。实施校园智慧技防提升工程,推广安装智能门禁系统。发挥应急管理 "181" 信息化平台效能,确保完成 50 幢老旧高层住宅消防安全达标提升。
(图片来源:通讯员供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