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吴夏 潘静 记者 朱鲸润)拇外翻俗称 " 大脚骨 ",是一种常见的足部疾病,然而,许多市民对拇外翻认识不足,直到畸形严重影响生活时才去医院就诊。近日,宜兴市中医医院骨伤科为一名有着十多年病史的拇外翻患者成功施行了矫正术。术后,患者畸形修复良好,对手术效果满意。
△医生给何大爷检查身体 医院供图
家住宜兴市宜城街道的何大爷今年 77 岁。十多年前,何大爷的右脚大拇趾出现了不明原因的外翻畸形,并伴有肿胀疼痛,他行走有些吃力,活动不便。当时,何大爷的症状并不严重,因此他未没有重视,也没有接受任何治疗。
近年来,随着拇外翻程度的逐渐加重,疼痛愈发明显,已严重影响了他的日常生活。近日,何大爷来到宜兴市中医医院咨询就诊。经过影像学检查,医生诊断为右足拇外翻、右扁平足,建议他住院手术治疗。
经过良好的医患沟通和充分的术前准备,何大爷的手术顺利进行。术中,宜兴市中医医院陆俊伟副主任医师与助手韦栋余中医师先在患者第一、第二跖骨之间切了一个 2 厘米长的小切口,切断拇内收肌,松解外侧关节囊。切除外侧增生骨赘后,在第一跖楔关节内侧切 4 厘米长的切口,纠正跖內翻,楔型截骨后融合固定第一跖楔关节到正常位置。
随后,医生在跖趾关节处作 3 厘米切口,在第一近节趾骨基底部作楔型截骨纠正拇趾外翻角,然后用一枚埋头螺钉进行固定 …… 经过 1 个多小时精细复杂的操作,手术顺利完成。手术后 X 线摄片显示畸形修复良好。术后,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何大爷恢复良好,近日康复出院。
宜兴市中医医院骨伤科陆俊伟副主任医师介绍,拇外翻是指大拇趾向小拇趾过度偏斜移位,是常见的足部畸形,且常伴有扁平足,多发于中老年女性。伴随拇外翻的发展,大拇趾关节的内侧会形成 " 肿块 " 即拇囊炎,引起红肿疼痛。拇外翻具有遗传性,大约有 50% 的病例和遗传有关。
此外,穿不合脚的鞋、骨性结构异常、系统性关节病等也是引起或加重拇外翻的常见因素。陆俊伟建议市民,平时尽量穿低跟、宽松、软底的鞋子,少穿尖头鞋、高跟鞋、人字拖等过紧、过尖及过窄的鞋,减轻鞋子对足部的压力。如患有扁平足、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应积极治疗。如果拇外翻已经形成,应当尽早到医院就诊,经过医生的诊断后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治疗。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