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1-01-06
格桑花不败,她一直都在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 小娟特别喜欢读书,高一时受小说《青春之歌》的影响,去剪了一个林道静的发型。《青春之歌》传递的价值就是,年轻人要把自己的成长同这个国家和时代的命运紧密相连。"

在姐姐张小慧的记忆里

张小娟一直是个求知若渴

又热爱家乡的人

(张小娟在荣获甘南州五四奖章时发言的场景。)

知识改变命运

同样也可以改变贫困地区面貌

学成归来后

无论在基层乡镇

还是分工负责全县脱贫攻坚有关工作

张小娟始终勤勉好学

做到 " 脱口而出各类扶贫数据

烂熟于心各种政策依据 "

被称为舟曲县脱贫攻坚的

政策数据 " 移动数据库 " 和 " 活字典 "

张小娟出生于舟曲县曲瓦乡城马村

2003 年以全县文科第一名的成绩

考入中央民族大学

离开家乡到北京上学那天

很多邻里乡亲来给她送行

" 小娟当时说‘我以后有本事了,会回报的 ……’她没有食言,她用自己的方式去回报了。"

张小慧告诉记者

妹妹读大学时

就立下为家乡奉献青春的志向

读书期间好学上进

经常和同学一起做功课写论文

跟着老师做田野调查

假期还带队去支教

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农村发展实践

" 城马这类隐在山里的小村子,一直寂寞着,不是因为没有高楼、滨河路和广场,而是因为没有人,特别是没有一批富有活力的年轻人 "" 他们都去见世面了,村子谁来发展?"" 想办法发掘一切资源,创造有利条件,使村民在自己的土地上有事情可做,大概是留住劳动力的必要路径 "……

这些话语出自

张小娟在大学期间的文章《寂寞城马》

字里行间渗透着

她对家乡未来的深切思考

以及对这片生养之地深沉的爱

"5 · 12" 汶川大地震后,张小娟辞去北京的工作,回到灾后的家乡。" 在小娟眼中,家乡是美的,是充满前途和希望的,带着一颗追求美创造美的心,她投入到基层。" 张小慧说。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

在曲瓦乡工作时

张小娟精心策划了

" 魅力曲瓦 · 和谐城马 "

" 美丽曲瓦 · 最美头沟坝 " 等

乡村大舞台活动

提振群众的 " 精气神 "

(在乡镇工作时,张小娟精心策划乡村大舞台等文艺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振群众的 " 精气神 "。)

受大山阻隔

偏远的曲瓦交通、信息闭塞

张小娟想方设法为它打开一扇 " 窗 "

她创建了全县第一个

乡镇微信公众号 "wei. 曲瓦 "

使得当地土特产

摆脱了 " 藏在深闺人未识 " 的困境

2016 年 1 月

在乡镇工作近 8 年的张小娟

被提拔担任舟曲县扶贫办副主任

(田间地头,张小娟和群众在一起。)

" 大家看到贫困群众都想帮一把,我专门做这件事,更应该把工作干好。"这是张小娟经常说的一句话。

张小娟在一篇文章中写道:" 日复一日地上山下乡、进村入户,我们必须掌握最真实的贫困状况,废寝忘食地分析贫困人口结构、分析脱贫退出的难点短板,我们必须确保扶贫工作靶向精准。"" 我们引以为傲的,是能够脱口而出的各类扶贫数据,是烂熟于心的各种政策依据,是村村落落全部走遍的记录,是如数家珍的村情户情介绍。"…… 她的确做到了这些。

担任县扶贫办副主任以来

张小娟的足迹

踏遍了全县所有贫困村

做到了对各类

脱贫数据、标准、规定、政策

的精准掌握

也因此成为各乡镇、各部门

24 小时在线的 " 业务联络员 "

(张小娟(左一)在村子里和群众交谈的场景。)

为了提高群众

对国家扶贫政策的知晓率

她还在网上下载漫画

精心制作

" 精准扶贫政策漫画图解 "

并在微信群组织发布

" 扶贫政策语音播报 "

让老百姓掌握政策更简便、更清晰

" 刚当上村干部时,我比较茫然和不自信,小娟就给我出主意说‘你不如成立个合作社,国家现在有很多扶持政策,你选一个好产业,做大了还能带动村民致富’。在她的帮助下,我们有了自己的蜂蜜加工车间、品牌和设计包装,也形成了自己的企业文化。如今,我们的就业扶贫车间已步入正轨,累计为村集体经济、贫困户和农户分红 400 多万元,可是帮过我们的小娟却永远看不见了。"

谈及与张小娟的一次次交往

博峪镇卧欧诺村

党支部书记薛代花数度哽咽

在我们藏乡,善良的人去世后都会化身为达玛花,老百姓都相信,小娟就是最美的那一朵达玛花!

(张小娟(右二)在中央民族大学读书时与同学的合影。)

对合作社的指导和帮助,只是张小娟日常工作中的点滴。正如中央民族大学蒙曼教授评价的那样,小娟的意外牺牲令人痛心,而无私奉献一直符合她的人生轨迹,她将青春和生命奉献给了民族地区,奉献给了扶贫事业,是新时代践行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 的具体体现和党员榜样。

【微言】这是一朵多么美丽的格桑花

" 其实我没有什么特别的,也就是千千万万扶贫工作者中最普普通通的一份子 ……"

" 其实我的故事没有什么感天动地的,就跟所有的扶贫人一样,就想努力地把这份工作做好 ……"

" 这马上就要全面脱贫了,我们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 我们对脚下的土地充满敬意,要以一名共产党员的忠诚和热爱,对脱贫攻坚事业矢志不渝。"

……

这是舟曲县扶贫干部张小娟平凡而伟大的信念,庄重且神圣的誓言,这信念历历在目,这誓言字句铮铮。

舟曲,在藏语中有 " 白龙江 " 之意,位于甘南州东南部,青藏高原东部和秦岭西部的山脉在此相交。" 一江两河 "(白龙江、拱坝河、博峪河)贯穿其中,山大沟深、重峦叠嶂、沟壑纵横、坡陡水急,地形地貌复杂,自然灾害频繁。舟曲曾是国家级贫困县,贫困发生率高,基础条件薄弱,一度是脱贫攻坚过程中最难啃的 " 硬骨头 "。即便如此,山高不及扶贫干部的决心高,路远不比脱贫事业的信念远。

从立节镇驻村干部,到曲瓦乡副乡长、曲瓦乡纪委书记,再到舟曲县扶贫办副主任;从北京来的 " 洋学生 " 到 " 土干部 ";从扶贫干部到扶贫一线的 " 指战员 ";从一册册扶贫手记到脱贫攻坚的 " 移动数据库 " 和 " 活词典 ";从曲告纳镇的金丝皇菊、坪定镇的土蜂蜜到曲瓦镇的丛岭藏鸡;从与群众交谈的亲切笑容到办公室里久久不灭的灯光 …… 遍访全县 208 个村,遍访 87 个贫困村所有贫困户,了解群众需求,解决群众困难 …… 这条崎岖的扶贫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张小娟走了 11 年。

倘若没有对山村地区扶贫工作的热心、没有对祖国脱贫攻坚事业的决心、没有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没有发展党的伟大事业的恒心、没有对基层忘我工作的信心,这条扶贫路不好走也走不好,走不长更走不稳。于无声处树丰碑,遗范激励后来人,致敬优秀共产党员张小娟以及脱贫事业中千千万万奔走在一线的 " 张小娟们 "。

格桑不败,她永远盛开在藏乡的高山上 ……(杨延琴)

省委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 深入学习宣传张小娟同志先进事迹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相关《决定》精神,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省委办公厅日前发出《关于深入学习宣传张小娟同志先进事迹的通知》。

《通知》指出,党中央追授张小娟同志 "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 称号,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省各项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体现了对脱贫攻坚一线干部的高度肯定和真切关怀,是对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极大鼓舞和激励。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站在增强 " 四个意识 "、坚定 " 四个自信 "、做到 " 两个维护 " 的高度,充分认识党中央决定的重大意义,悉心感悟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的关心关怀和深情牵挂,时刻铭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上来,以先进模范为镜,向先进典型看齐,将初心融进灵魂,把使命扛在肩上,振奋精神、传承初心、接续奋斗。要把认真贯彻党中央《决定》精神、深入学习宣传张小娟同志先进事迹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与学习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典型事迹结合起来,作为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的重要内容,敢字为先、干字当头,只争朝夕、顽强奋斗,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业绩。

《通知》号召,全省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张小娟同志为榜样,像她那样对党忠诚、信念坚定,挺起崇高的精神脊梁,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初心如磐、使命在肩,矢志不渝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像她那样胸怀大爱、忘我奉献,牢记宗旨、心系群众,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带着对党、对人民的深厚感情,脚踏实地、勤奋工作,真心实意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与人民群众心心相印、同甘共苦,用自己的 " 辛苦指数 " 赢得群众的 " 幸福指数 ";像她那样苦干实干、担当奉献,激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神,知重负重、攻坚克难,以不怕吃苦、追求卓越的作风履职尽责,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冲锋在前、建功立业;像她那样严于律己、坦荡无私,自觉践行共产党人价值观,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通知》要求,各级党委(党组)要通过召开党委(党组)会议、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等形式,认真传达学习党中央《决定》精神,带头学习张小娟同志的先进事迹,党员领导干部要走在前、作表率。基层党组织要把学习党中央《决定》精神和张小娟同志先进事迹作为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对党忠诚教育的典型案例,纳入 " 三会一课 "、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的重要内容,列出专题进行学习,深入开展研讨交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以先进典型为镜,找差距、补短板,进一步明确努力方向,自觉见贤思齐。各地各单位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充分运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用鲜活的事例、群众的语言把张小娟同志的先进事迹讲生动、讲精彩,进一步在全省上下掀起向张小娟同志学习的热潮,汇聚起新征程上重整行装再出发的磅礴力量。

编辑 | 张亚君

责任编辑 | 安周霜

值班主任 | 崔凌云

来源 | 甘肃日报、新甘肃客户端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