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实习生 王敏 记者 徐红艳 安莹 / 文 徐洋 / 摄)1 月 5 日,江苏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办公室给南京市委市政府发来贺信。信中写道:" 全市大气和水环境质量均位列全省第一,实现历史性突破,为全省大气和水环境质量改善作出了突出贡献,谨此表示热烈祝贺!" 2020 年,南京生态环保工作交出 " 高分答卷 " ,1 月 7 日,现代快报记者来到了南京市生态环境局,探寻大气和水环境质量 " 双第一 " 背后的 " 成功密码 "。
△南京冬日蓝天
100 项重点任务逐一分解, 南京交出环境质量 " 高分答卷 "
在南京新城大厦 20 楼,办公室的走廊墙壁上贴了十块展板,内容是 "2020 年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省级重点任务 ",一共 100 项任务,按时间表分解,一目了然。以 " 降尘考核 " 为例,目标是:降尘不得超过 4.5 吨 / 月 . 平方公里,责任单位是南京市生态环境局,每个时间节点都准确标注着任务的完成情况。截至 2020 年 10 月,南京的降尘量为 3.34 吨 / 月 . 平方公里 ……
△南京市生态环境局办公室走廊展板。安莹 摄
这些展板是近年来南京市深入贯彻推进绿色发展理念,着力攻坚打污染攻坚战的 " 缩影 ",也让南京环境质量交出 " 高分 " 答卷。
空气质量方面,2020 年,南京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历史性突破,PM2.5 浓度均值 31.3 微克 / 立方米,同比下降 21.4%,空气质量优良天数 304 天,同比增加 49 天,优良率 83.1%,同比增加 13.2 个百分点;PM2.5 平均浓度全省最低且改善幅度最大。
水环境方面,2020 年,南京 22 个国省考断面水质优良(Ⅲ类及以上)比例保持 100%,7 条省控入江支流水质均达Ⅲ类及以上水平,10 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逐月达标,全市水环境质量达 " 十三五 " 期间最好水平,位居全省首位。
土壤质量方面、2020 年,南京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实现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 98.97%,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 100%,均超额完成 90% 的国家规定指标,全市环境安全总体稳定可控。
从源头控制到治理升级," 气质颜值 " 不断提高
2020 年以来,南京空气质量明显改善,蓝天抬头可见。入冬以来,雾霾天也明显少了。
△南京冬日蓝天
南京市生态环境局大气处处长周徐海表示,从 2015 年起,南京市在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框架下,加快空气质量改善步伐,全力推进大气污染协同防控。尤其在 " 十三五 " 期间,全市上下紧紧围绕 " 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 " 总体部署,紧紧抓住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优化的转折点,严格环境准入,从源头严控污染,使大气治理成为促进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十三五 " 期间,南京先后完成 22 家水泥企业、140 家铸造企业、261 家砖瓦企业整治,取缔关闭 158 家。累计关停小火电机组 78 万千瓦,淘汰炼铁 250 万吨、炼钢 360 万吨、焦炭 58 万吨、水泥 326 万吨、印染 5180 万米、玻璃 207 万重量箱。
治气,南京注重顶层设计。周徐海表示,每年出台大气污染防治专项工作方案," 一把手 " 带头治大气,深层次调整产业结构,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狠抓工业、扬尘、移动源和面源等重点领域大气污染源精细化管控,推进空气质量持续提升。
为切实抓好重点行业企业大气污染深度治理,2019 年下半年,南京市出台了史上最严格的 " 大气攻坚 40 条措施 ",落细落实 35 个重点区域 " 点位长 " 领导责任制,全市上下建立完善了五项大气攻坚机制,统筹推进治气工作。2020 年初,为了全面加强臭氧污染防治,在国内率先以市委市政府名义专题研究出台年度臭氧污染防治方案。5 月底,出台 " 五送五强化 " 专项帮扶指导,对全市重点涉 VOCs 企业上门服务,重点狙击臭氧污染问题。
此外,南京市各有关部门、街道(镇)不断强化责任,建立健全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管理机制,狠抓扬尘源、移动源、城市面源等领域管控工作,密切信息共享和沟通协作,加强区域联防联控和重污染天气应对,大气污染防治精细化管理水平逐年提升。
" 断面长 " 责任制全覆盖,经济手段倒逼治水责任
南京在水环境治理方面也拿出来 " 优等生 " 该有的样子。南京市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办公室宣传组组长陈舟介绍,2020 年,入江支流的水质方面,国考、省考的水质断面持续保持着 100%。入江河流水质提升市领导挂钩负责制分不开,南京除了 " 河长 ",还建立市区两级断面挂包负责制,实现入江支流 " 断面长 " 责任制全覆盖。
加强疫情期间医疗污水和城镇污水监管,确保全市用水安全。强化工业污水监管,67 项重点治水工程基本达到年度建设目标,对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开展核查。全面推进长江及内河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积极开展水环境问题第三方巡查,督促责任单位整改落实到位。
加快雨污分流和管网建设,全市城镇污水日处理能力突破 300 万吨,先后建成百余座小型水质净化站,日处理能力达到 40 万吨。
此外,南京将水环境区域补偿标准提高至省标准的 4 倍,进一步规范补偿资金使用管理,用经济手段倒逼治水责任落实。
" 十四五 " 新起点,南京环保这么干
站在 " 十四五 " 的新起点,南京将如何继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陈舟表示,首先将以长江大保护为抓手,完成沿江相关问题的排查整治,确保长江上面的安全。第二,推动水环境、水生态和水文化三个水方面的治理工作。第三,突出大气的治理,突出精准治气、科学治气和依法治气的工作。第四,土壤污染防治,减轻、减少土壤污染的质量同时严格控制污染的增量," 一减 " 和 " 一控 " 确保土壤的安全。第五,做好碳排放的控制,编制碳达峰的规划,制定相关方案,全力推动减碳工作的进行。第六,加强环境治理体系和环境治理能力的建设,通过机制体制的创新,推动南京污染防治空间能力水平的提升。
(编辑 黄媛媛)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