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佩戴红领巾、上课认真听讲、保持个人课桌整洁 …… 这些看似简单的行为习惯,对于小学生来说却是困难十足。要想让小学生养成好习惯,老师也得费一番功夫。但在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实验学校二(1)班里,大部分同学都养成了这样的好习惯,班主任赖思婵也有了更多时间关注孩子的学习及其他方面的成长。这要得益于学校目前正在一、二、三年级推行的三元人格家校合育平台。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实验学校二(1)班学生上课认真听讲
据悉,三元人格家校合育平台是由深圳市三元人格研究会研发的,旨在通过平台中一系列的内容,充分调动老师、家长和孩子的参与性,从而实现家校社合育,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三元人格理论把人格分解为能力元、持久元和生态元三个基本元素,能力元主要指一个人的做事能力;持久元是一个人持之以恒的特质;生态元主要指人际关系。只有三个元素平衡发展,才能有一个健全的人格,为幸福人生奠定基础。
▲平台促进了亲子关系
当平台开始推行时,赖思婵便在平台原有的习惯养成的内容上,结合班级情况自行添加了符合班级需求的习惯养成内容,其中包括 " 穿戴整齐,规范佩戴红领巾 "" 上课认真听讲 "" 讲文明,懂礼貌(如主动问好)" 等。" 别看这只是一些简单的行为习惯,其实每位老师都在这上面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以前因为缺少抓手,很多时候事倍功半,甚至不了了之。" 赖思婵说,平台的推行,让她有了抓手。她可以通过每天的好习惯记录以及奖励机制,激发孩子养成好习惯的兴趣,从而让孩子真正养成好习惯。
▲平台促进了亲子关系
赖思婵每周都会在班会上对习惯养成做得好的孩子进行表彰,授予 " 阳光好少年 " 称号,也会奖励孩子相应的 " 中科币 ",孩子可以拿着 " 中科币 " 在校园内兑换自己喜欢的物品。这样一来,孩子便会有榜样、有动力地去养成好习惯。" 当孩子养成了好习惯后,老师会经常表扬他,他会收获自信,更加积极地养成好习惯,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老师也有更多的精力去关注孩子们的学习和成长,以及带着新期待设置新的习惯养成内容。" 赖思婵称。
▲平台促进了亲子关系
平台不光让老师的教育有了抓手,对于二(1)班蒙羽茗的妈妈郭女士来说,平台让她对于两个女儿的教育 " 有了方向 "。郭女士从平台试运行阶段便一直坚持使用," 以往对于孩子的教育比较散漫,自己知道要帮孩子养成好习惯,但是具体都有哪些习惯、该如何养成,我比较模糊。有了这个平台后,我就有了方向。" 郭女士说,她会根据平台内设置的习惯养成内容,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养成好习惯。她认为,这个平台不光引导孩子,还引导家长。平台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能引导家长更好地跟孩子沟通。
▲平台促进了亲子关系
小学阶段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学校德育主任丁秀娟称,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正处于一个转折期,从幼儿园的 " 喂奶 " 时期向学会自理和自立的时期转折。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如何培养孩子的好习惯至关重要。这个平台给学校、老师、家长和孩子搭建了一个平台和载体,让老师和家长能基于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实际需要,个性化设置相应的习惯,帮助他们不断地学习、巩固,进行长周期地培养,这很符合学生习惯培养的规律。丁秀娟说:" 这个平台实现了以评促教,让学校的整个工作形成了一个非常良性的机制,可以更好地运作。"
" 在推行的过程中会发现,参与得非常好的家长,他跟孩子的关系也在不断改善。" 学校副校长齐倩楠认为,深圳是一个生活节奏非常快的城市,很多家长没有太多时间陪伴孩子,陪孩子的时候也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但有了这个平台后,家长可以跟孩子 " 一起擦桌子 "" 一起收拾书包 ",当家长和孩子不断共同完成一件事情的时候,家长会发现孩子的闪光点。这样亲子关系的改善是由内而外的改善,是一种互相接受、互相理解、互相感恩的关系。" 好习惯培养的结果不是立竿见影的,这个平台采用的是一种广东煲汤式的策略,当家长和孩子真正投入进去,他们就会发现自己正一点一点被这个平台所发生改变。" 齐倩楠称。
深圳晚报记者 王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