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省文旅厅组织对广州、河源、惠州等 7 个地市进行实地暗访,并对其他 14 个地市进行电话暗访,抽查 139 家公共文化机构和旅游景区,旨在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问题。从抽查情况看,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统能着力保障老年人公共文化权益,努力营造孝老敬老惠老助老的良好社会氛围。
年底前老年人享受智能化服务更普遍
近年来,随着信息数字化水平的提高,医院预约挂号、地铁扫码进入、超市扫码支付、景区预约等场景都离不开智能手机。然而,智能移动终端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 " 数字鸿沟 ",成为许多上了年纪的老人无法迈过的 " 障碍 "。
对此,去年 11 月 24 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提出到 2020 年底前,抓紧出台实施一批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最迫切问题的有效措施,切实满足老年人基本生活需要。到 2021 年底前,推动老年人享受智能化服务更加普遍,传统服务方式更加完善。到 2022 年底前,解决老年人面临的 " 数字鸿沟 " 问题的长效机制基本建立。
从省文旅厅抽查情况看,全省文旅系统多措并举帮助老年人克服智能障碍。针对老年人因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和操作智能设施,出现不能预约、不会购票、无法提供健康码等困难,各地公共文化机构和旅游景区通过老年人免预约或现场预约、电话预约、允许家人代为预约,以及协助查询健康码、现场登记身份证等措施有效解决;涉及收费项目时均开设人工收费窗口,设置学雷锋志愿服务岗等及时为老年人提供协助。例如,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广州图书馆、惠州慈云图书馆特为老年人预留 10% 左右的预约名额,并开设 " 老年人绿色通道 " 方便老年人登记进馆。
广州图书馆 " 老年人绿色通道 " 指引
省文旅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省文旅厅将出台更多惠及老年人群体的政策措施,在建设老年人文旅设施、拓宽文旅产品供给渠道、广泛开展群文活动、推进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等方面下功夫,从文化领域不断健全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为实现 " 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 提供文化支撑。
83 个文化馆已对接国家公共文化云平台
省文旅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各公共文化机构和旅游景区基本都建设有无障碍设施、第三卫生间、特殊指引标识,设立便民服务点和医疗箱,以及为老年人提供轮椅、拐杖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配备有大字阅读设备、触屏读报系统、放大镜、老花镜等便利设施,有条件的还专门设有老年阅览区、老年活动室等。
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及大部分博物馆、公共景区等都对群众免费开放,部分收费博物馆、旅游景区都对老年人免费或减价优惠,如惠州罗浮山风景区对 60 岁以上老人免费,清远新银盏温泉景区对 60 岁以上老人四折优惠,河源恐龙博物馆对 60-69 岁老人半票优惠,对 70 岁以上老人免费。
线下对老年人推出 " 暖心 " 服务,线上数字建设更添彩。目前,我省持续推进公共数字文化建设,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开展数字文化建设项目暨国家公共文化云对接,推动基层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提档升级,着力打造广东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库,并着手构建省级 " 一站式 " 文旅公共服务平台。
市民战阿姨通过 " 文化在线 " 观赏粤剧
目前,全省已有 83 个文化馆对接国家公共文化云平台,自建数字文化资源达 4.2TB,涵盖老年人喜爱的书法、戏剧、广场舞等,省立中山图书馆可提供 1000 多种大众期刊线上阅读。同时,全省主要的群文活动均在国家云平台 " 百姓大舞台 " 和省 " 文化在线 " 直播,行动不便的老年群体在家即可学习慕课、享受文化大餐,也为疫情常态化防控形势下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提供了便利。
采写:记者黄闻禹 通讯员粤文旅宣报道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