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平台 1 月 12 日讯:2020 年 11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 — 2035 年)》,要求深入实施发展新能源汽车国家战略,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汽车强国。目前,较为成熟的新能源主要有氢气、太阳能等,与之对应的是氢能源汽车、光伏动力汽车等产业。与其他新能源车相比,氢能源汽车发展空间巨大。鲸平台从产业链角度切入,带你看懂氢能源汽车行业。
氢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游分析
中国氢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游主体为氢燃料电池系统集成商与氢燃料电池关键材料供应商;据头豹研究院,中国本土氢燃料电池系统集成商已初步掌握了燃料电池发动机、电堆与质子交换膜等其他关键部件的关键技术,电堆成本是燃料电池系统成本的主要构成部分,电堆中除了铂催化剂外,其他主要材料包括石墨、聚合物膜、钢等,且近两年来单位功率铂载量随着技术突破不断下降,铂回收利用成本低,未来燃料电池系统成本将逐步降低。目前,以新源动力、神力科技为代表的企业已具备国产化电堆生产能力,东岳集团已具备质子交换膜批量化生产能力并进入奔驰汽车供应链,未来关键部件产业化能力还将快速提升。
氢能源汽车产业链中游分析
中国氢能源汽车产业链中游主要为氢能源汽车主机厂。据头豹研究院,中国氢能源汽车整车企业参与者以客车与专用车主机厂为主,乘用车主机厂参与者主要有上汽集团与长城汽车。目前,中国氢能源客车与专用车市场迅速扩张,市场规模处于世界前列,但氢能源乘用车发展相对滞后,主要由于中国燃料电池堆技术仍未达到乘用车用标准且加氢站配套不足直接导致下游需求弱化。从氢能源汽车整车制造成本分析,燃料电池系统及储氢系统占整车制造成本约 70%,其中燃料电堆占到整车成本的 30%,储氢系统占整车成本的 14%。
氢能源汽车产业链下游分析
中国氢能源汽车产业链下游主要包括销售渠道与应用领域。据头豹研究院,目前销售的氢能源专用车主要为 8-9 吨中型货车,整车以中通、申龙品牌旗下车型为主。销售的中型货车均为厢式货车及保温车,多用于物流运输领域,而重型货车正处于研发验证阶段。工信部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 2.0》提出,至 2035 年,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将达到 100 万辆左右,商用车实现氢动力转型。 这也在意味着燃料电池汽车走向大规模商用尚需时日。
鲸平台 吉力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