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1-01-13
“中国有高铁,广州有地铁” 盘点广州轨道交通产业发展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 中国有高铁,广州有地铁 "。记者从广州市发改委获悉,近年来,广州市通过组建产业联盟、设立产业发展基金、建立工作联络机制,以及制定出台《广州市推动轨道交通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9 — 2021 年)》《广州市轨道交通全产业链系统推进若干意见》等政策措施,统筹推进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成效明显。

目前,广州已形成从规划设计咨询、建设施工到装备制造、运营及增值服务的完整产业链,产业规模达 1000 亿元,联盟会员企业近 100 家,中标南昌地铁 3 号线、长沙地铁 6 号线、巴基斯坦拉哈尔橙线等多个整体型国内外轨道交通项目,产业走出去初具成效," 广州地铁 " 品牌形象及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1. 广州轨道交通产业发展主要呈现四个特点

产业规模稳步扩大

预计全年轨道交通产业规模可突破 1000 亿元,2021 年有望达到 1200 亿元,实现《广州市推动轨道交通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 年)》的预期目标。近年广州轨道交通产业加快发展,与北京、上海、成都、南京等主要城市位居全国前列,在行业内的影响力不断提升。

龙头企业不断做优做强

广州地铁集团通过重组市铁路投资建设集团和承接城际运营并获取运营资质,率先实现全制式覆盖和粤港澳大湾区全域覆盖的新发展格局,负责运营总里程达到 676 公里,成为国内产业链最完整的综合性轨道交通企业之一,拥有设计、监理、咨询、培训 4 大知识输出型业务,成功推动广州地铁设计院成为国内第一家 A 股上市的地铁设计院。广州中车成功整合有轨研究院,逐步发展成具有自主研发生产能力的车辆和关键总成骨干企业;铁科智控、华之源正依托总包项目培育其全链条信号系统解决能力,力争在车辆信号及通信领域具有关键技术;白云电气、佳都科技已逐步由提供设备向系统集成总承包服务转变,由提供产品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转变。广州建筑、中铁广州建设、中铁建华南建设等本地企业与中铁隧道局、中铁 25 局等央企形成央企 + 本地龙头大型施工企业集聚发展格局,进一步提升了广州轨道交通建设施工能力。

产业集聚态势明显

白云区加快广州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企业入园落户,目前入园企业累计 40 家,已初步形成以白云电器为龙头的机电装备为主的产业集聚,同时以白云新城铁投运管中心为载体,引进轨道交通设计研发类企业总部,形成总部 + 基地协同发展的产业布局;番禺区、花都区依托广州中车、广州中车时代以及广州康尼等初步形成以车辆修造基地等特色园区为依托的整车和维保基地;南沙区以中铁隧道局等建筑企业为主体,形成工程建设为主的产业集聚。海珠区,发展形成广州地铁集团为代表的轨道交通总部经济集聚区,此外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公司正积极开拓智慧轨交领域,形成运营服务和智慧轨交基地。

产业发展平台功能不断提升

先后组建了广州轨道交通产业投资发展基金和广州市轨道交通产业联盟,为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平台和纽带;广州地铁集团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成果,采用 "1+7+N" 创新模式,形成了基于运营实景的 6 类实验研究能力、14 项专业监测能力及 16 项技术服务能力,孵化并投资了广州铁科智控等 4 家高科技中小企业,累计注册资本金达 2.99 亿元,并以智慧地铁产业为牵引,组建穗腾联合实验室,打造广州塔站及天河智慧城 2 个智慧地铁示范站,发布并应用可迭代更新的智慧操作系统穗腾 OS1.0,目前正全面推进穗腾 OS2.0 迭代研发中。

2. 广州轨道交通如何实现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据悉,广州从四个方面加快推动轨道交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统筹推进全产业链发展

市政府先后印发实施了《广州市推动轨道交通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 年)》,明确了三年发展目标任务;《广州市轨道交通全产业链系统推进若干意见》,提出了加快轨道交通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智慧化升级,打造全智慧型的轨道交通产业链。紧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机遇,编制广州市轨道交通产业 " 十四五 " 发展规划。开展轨道交通产业链、供应链情况摸查工作;梳理轨道交通产业相关扶持政策措施,形成《广州市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政策汇编》,为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夯实政策基础。

推动轨道交通产业走出去

先后成功中标巴基斯坦拉合尔橙线、长沙轨道交通 6 号线等多个项目,线网总里程 192.57 公里。其中,长沙市轨道交通 6 号线机电设备安装部分项目由广州地铁、佳都科技牵头的联合体中标,项目总投资 101.16 亿,并由广州与长沙两市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围绕打造精品、示范工程,深化推动两地轨道交通产业发展合作。

加快轨道交通产业引进来

市发展改革委牵头会同产业联盟、地铁集团及相关区政府,先后赴南京等地调研招商,推动广州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加快建设,加大轨道交通产业引进扶持力度,为全市引进轨道交通产业企业 36 家,涉及规划设计咨询、建设施工、运营维修、增值服务、装备制造等领域,轨道交通产业链不断完善。

发展壮大产业联盟

广州市轨道交通产业联盟在市发展改革委指导下,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吸引优质企业入盟,优化联盟成员结构,扩大联盟规模,目前联盟成员已近 100 家。产业联盟充分发挥纽带作用,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并在企业 " 引进来 " 和 " 走出去 " 方面积极发挥作用,结合 " 十三五 " 轨道交通总承包项目建设,制定了广州市轨道交通产业联盟会员先进产品(服务)名录,带动 60 家本地供应商参与新线建设,进一步提升了广州轨道交通企业实力。

3. 如何做好广州轨道交通产业 " 十四五 " 发展规划?

强化规划统领

顺应新发展格局,以新发展理念 " 高端、智能、绿色、服务、安全 " 为指引,认真总结轨道交通产业 " 十三五 " 时期的做法和成效,科学规划 " 十四五 " 发展目标和路径,坚持 " 引进来 " 和 " 走出去 " 并重,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以轨道交通领域产业基础再造与产业链提升为抓手,实施产业集群培育、市场主体扩大、创新平台构建等重点工程,整合优势资源、完善产业配套、补齐产业链条,打造战略性支柱产业。

做大做强本地全产业链

以推动实施《广州市轨道交通全产业链系统推进若干意见》为契机,立足广州未来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大湾区轨道交通建设发展需求,实施 " 强链补链延链 " 工程,带动全产业链加快发展。进一步发挥地铁集团、产业联盟和各领域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加快形成有效工作机制,强化在招投标、分包、采购等环节对产业发展的引导,推动广州轨道交通产业加快发展。

进一步提升装备制造能力

发挥广州中车等整车生产企业现有资源优势,带动关键零部件产业配套发展。推动屏蔽门、安检设备、供电设备等领域与优势互联网企业合作,利用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实现产品服务升级。依托广州地铁国家工程实验室,通过用产学研合作,开展轨道交通系统智能状态感知、运营维保大数据分析等领域的创新研发。

构建全产业加快发展的有力支撑

推动广州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建设发展,实施好三年建成交付 20 万平方米厂房计划,积极帮助企业尽快开工生产。强化产业联盟纽带作用,加强联盟自身建设,联合上下游企业和科研机构,促进产业集群发展。营造促进产业发展的氛围,组织轨道交通会展、产业发展论坛等活动,利用广交会、海交会、国际友好城市大会等平台,加快 " 引进来 " 和 " 走出去 ",为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采写:新快报记者王彤 实习生苏昉 通讯员穗发宣 穗铁宣

相关标签

轨道交通 地铁 高铁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