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文化古韵,为广东缔造了一片浩瀚星空,璀璨的非遗项目闪烁出耀眼的光芒,穿过时空隧道,从星际缓缓飞到我们面前 ……1 月 15 日晚,开场舞《寻》拉开了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的 " 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粤传粤精彩’广东非遗展演展播系列活动 " 专场晚会序幕,向观众讲述广东非遗的历史、文化与故事。
非遗展演," 舞 " 动全场。醒狮表演融武术、舞蹈、音乐等为一体,在广东民间历代相传;广东剪纸,刻与写配合紧密、恰当,显得瑰丽生动。当晚,传统舞蹈《醒狮》+《佛山剪纸》,一动一静的碰撞,呈现出一幅别开生面的非遗画卷。舞蹈《广彩靓影》,则以 " 彩笔为针,丹青为线,纵横交织针针见,何须锦绣春图,春花飞上银瓷面 " 的绘制广彩场景,表达了广彩艺人对传统与生活的热爱。
非遗展演," 声 " 入人心。广东音乐是流行于珠江三角洲的中国传统丝竹乐种,其悠扬动听的岭南特色备受喜爱,遍及中国大江南北,流行世界各地。音乐《粤韵飞扬》由《赛龙夺锦》《妆台秋思》《娱乐升平》等传统广东音乐改编而成,展现了广东音乐的热烈情感,和华丽、灵动的韵味。歌曲《传承》以三代人的角度切入,旋律轻快明朗,歌词朴实真挚,将对非遗的热爱和真挚的情感,以及在新时代对非遗的保护、传承的责任感,娓娓道来 ……
本场非遗晚会集结了广东各地的优秀非遗项目,邀请非遗传承人和演艺人员参与演出,15 个充满岭南地域特点的非遗节目轮番上演。整场演出以《色彩》《神韵》《传承》三大篇章为表现主线,巧妙地把广东非遗融入现代艺术载体,在沉浸式的 " 声色映画 " 中,以舞蹈、音乐、戏剧、武术、曲艺等表演形式,呈现广东非遗五彩斑斓的地域色彩、厚实精深的历史底韵和历久弥新的传承发展,带来不一样的视觉冲击和艺术感受。
广东是非遗大省。新快报记者从广东省文旅厅获悉,截至目前,全省共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147 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701 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132 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837 人。根据省文旅厅制定并公布的《广东省 " 十四五 " 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实施方案》部署,到 2025 年,广东省将完成 50 名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组织非遗传承人群参加研修和培训累计超过 1 万人,建成 10 个省级以上文化生态保护区,形成 1-2 个非遗传播品牌,社会广泛参与非遗保护传承的生动局面基本形成。
采写:新快报记者 黄闻禹
摄影:新快报记者 夏世焱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