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月 22 日,在江苏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省政府办公厅刚刚印发的《江苏省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重点任务清单》受到重点解读。" 江苏清单 " 率先问世,消弭数字鸿沟,堪称是引导老年人跨过技术门槛,分享数字化 " 蛋糕 " 的一大善政。
现实中,老年人面临种种数字鸿沟难以跨越。例如,多地出现老年人因不会使用移动支付和健康码而被刁难、歧视的事例,老年人想打网约车却只能望车兴叹,也是现实窘迫。每个人都会老去,智能化潮流理应等一等被落在后面的银发一代。
2020 年 11 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明确要求,保留传统服务, 解决老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这为各地解决相关问题提供了权威指引。
如何将《实施方案》尽快落地,保障老年人基本权益,为老年人生活和出行提供便利,是地方亟需回答的社会治理命题。
值得一提的是,在现实层面上,一些应急举措确实得以实行,例如一些机构或单位允许不能提供健康码的老年人走绿色通道。但这类办法不具有统一性,在此地行得通,在彼处又可能被拦住。
因此,要为老年人消除大小障碍,能处处 " 任我行 ",关键要从政策层面着眼和布局,施行统一、清晰、简易的举措和规定,既保证其权利不受忽视,也方便他们和年轻人一样玩转新技术、新领域。
" 江苏清单 " 从交通出行、日常就医、文体活动等 9 个方面,列出了 50 条分解措施,今后,老年人不用 " 健康码 " 也能通行,还能享受人工买票、" 一键叫车 "、" 一站式 " 窗口就医等各种便捷。这是为老年人量身定做的 " 智能礼包 ",一目了然,又具有实操性,体现了对老年人的友好、贴心。
任务清单还要求,为老年人普及运用智能技术做好教育培训工作。而自 2021 年 1 月 1 日起,南京市已经开展万名老年人免费学用智能手机专项行动。这是一件大好事。事实说明,填平 " 数字鸿沟 ",不仅要为老年人保留一定的传统服务项目,更要让老人学会智能化应用,共享数字和智能化红利。培养又潮又新的 " 数字老人 ",大有可为。
" 江苏清单 " 透着人性化关怀的亮色。人性化关怀,是彻底消除老年人的 " 数字恐惧 ",使其融入智能生活的核心力量。 一些七八十岁老年人把新媒体技术玩得 " 很嗨 " 的事实说明,老年人不是新技术、智能化生活的 " 弃子 "" 难民 ",他们照样可以玩出精彩、活出高质量,重点是政府和社会关键时刻搭把手,以问题为导向,以包容为要旨,化解现实尴尬,共创数字和谐。
数据显示,截至 2019 年末,江苏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 1834.16 万人,占户籍人口的 23.32%。老年人是个庞大而特殊的群体。这个群体,需要更多的关爱。共享社会发展红利,一个人都不应落下。" 江苏 50 条清单 " 有温度有力度有厚底,是新江苏新发展的必有智慧。期待它早日落地生根,条条都能扎实推动和显效,惠及所有老年人,也期望各地都能出台类似的政策和举措,让银发一族享受到处处幸福便利的夕阳时光。
ZAKER 南京评论员 曹玉兵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