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月 22 日下午," 决战决胜 治污攻坚 " 东莞市十大 " 环保攻坚卫士 " 发布暨第四届生态环境文化节闭幕式活动在东莞广播电视台举行,活动通过多平台同步直播,在线展示 " 环保攻坚卫士 " 的感人事迹。
整个活动采用线上 " 云直播 " 的形式举行,通过东莞电视台综合频道、知东莞 APP、" 东莞生态环境 " 政务抖音号等多个平台同步直播,展示 " 环保攻坚卫士 " 的感人事迹。这场 " 云 " 直播以人屏互动《筑梦》表演拉开帷幕,并通过播放纪实片《治污攻坚,战之必胜》,与网友分享环保工作者为守护东莞的青山绿水,而付出的心血和努力。
天空湛蓝、空气澄澈,昔日的黑水沟蝶变成清水河,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环保卫士的坚守,他们用力度与温度并济的执法监管,守护东莞的蓝天碧水净土。为决战决胜污染防治攻坚战,进一步弘扬生态环境保护正能量,促使全社会理解、参与污染防治攻坚战,东莞于去年 9-12 月开展了东莞市十大 " 环保攻坚卫士 " 推选活动,通过单位推荐、网络投票、专家评审、网络公示等环节,树立了一批 " 爱岗敬业、忠诚实干、无私奉献、勇于担当 " 的优秀生态环境保护标杆,他们是环保的先驱者,是环境的守护者,也是千千万万环保人的缩影。
据了解," 十三五 " 以来,东莞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突出打响碧水攻坚战,全面推进蓝天保卫战、净土防御战和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全市迎难而上、奋力拼搏,啃下 " 硬骨头 ",攻下 " 硬堡垒 ",推动治污攻坚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为全市人民提供了更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也为全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出了积极贡献。
2016 年 11 月全面打响水污染防治攻坚战以来,全市累计投入数百亿元,迎难而上,创新突破,治水攻坚战取得了实效。国考断面全部达标,茅洲河等重点流域污染和城市黑臭水体得到有效治理,江河安澜、秀水长清成效初显,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大幅提升。
2020 年环境空气质量全面达标,创历史最好水平,在全国 168 个重点城市中位居前 20 名。空气质量达标率改善幅度全省第一,PM2.5 浓度下降至 24 微克 / 立方米,首次达到世卫组织第二阶段标准。
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为出发点,严格落实土壤污染防治体系,全市土壤环境质量保持良好,受污染耕地和地块的安全利用率达 90%,实现东莞绿色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
全市生活污泥处理能力从 1000 吨 / 日提升至 2310 吨 / 日;生活垃圾飞灰处理能力和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均实现零突破,新增危废收集利用处置能力 37.4 万吨 / 年,总能力提升至 57.49 万吨 / 年。全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从 2016 年 6700 吨 / 日提升至 2019 年底 12000 吨 / 日。
2020 年东莞市十大环保攻坚卫士
刘东升:从人民警察到环保尖兵,不断开创环保执法新方法
今年 40 岁的刘东升现任横沥生态环境分局副局长、市生态环境局公职律师。 从 " 公安尖兵 " 转变为一名 " 环保尖兵 ",他心系群众,不畏艰险,敢于碰硬,带领执法队伍严打环境违法犯罪;利用自身过硬的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创新性推动了 " 环保法庭 " 与 " 环保警察 " 的设立,有效提高环保执法队伍的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
钟煜铎:多项全新环境法制工作的 " 拓荒者 "
经办东莞市首宗按日连续处罚案件、首宗限产停产及至关闭案件,组织起草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首次确定了集体审议制度 …… 钟煜铎是东莞市生态环境局政策法规科的副科长,作为一名法制工作者,多年来,在行政处罚、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法律相关的一系列工作中,他一直是位 " 拓荒者 "。" 新的时代需要新的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没有旧例可循,必须自己蹚出一条路来。" 钟煜铎如是说。
林家俊:保护好水环境,推动松山湖走差异化发展道路
林家俊是东莞市生态环境局松山湖分局副局长,2002 年起参加工作 , 现分管分局污染防治股及污水治理办公室。在工作中,他坚持身体力行、奔跑在水污染防治工作的第一线,带领部门有序开展工作。
谢伟权:轻伤不下 " 战场 ",以赤子之心维护群众环境利益
慎重对待每一起水污染环境信访案件,走访群众深入调查真相,秉公处理环境违法案件,努力做好服务与监管,督促协助企业整改到位,切实维护一方环境 ...... 作为一名环境管理工程师,谢伟权始终保持赤子初心,坚持切实维护群众的环境权益,誓与污染斗战到底。
李宝瑜:行政岗的 " 铿锵玫瑰 ",务实求真的高效实干者
从事环保事业 16 年来,李宝瑜一心扑在工作上,不徇私情、不谋私利,始终埋头苦干、默默奉献,用实际行动捍卫法律尊严,以高尚的精神追求、清廉的职业道德、良好的生活作风,维护了 " 环保铁军 " 的良好形象。
詹敬江:我希望告诉孩子,东莞清澈的水中有妈妈的一份力量
多年以来,靠着一腔热血,一股情怀,一个理念,一份热爱,詹敬江坚持冲锋在茶山污染治理一线战场。她的日历表里面从来不分节假日、风雨阴晴和白昼黎明,只要发现有污染源,就立即动身,披星戴月,赶在第一时间前往现场进行处置,确保问题不过夜,保证污染得到有效治理。
胡晋华:环境监测为环境治理把脉,既是脑力活也是体力活
" 水和空气开始有了儿时的‘味道’,作为一名环保人,我感到非常自豪。" 胡晋华表示,看着周围环境日渐优美,曾经的黑臭水体通过治理后有了质的变化,空气也更加清新了,这就是环保工作的意义。
黄达权:十九年初心不变,处理超 2000 宗环境信访投诉
处理环境信访投诉超过 2000 宗,检查企业超过 2000 家次,按时处理率 100%…… 黄达权是莞市生态环境局谢岗分局四级主任科员,从事环保工作 19 年以来,他总是奔跑在环保执法的第一线,为群众守护好碧水蓝天。
吴云良:肩担造福于民的央企情怀,二十余年守护水利安全
从事水利施工行业 20 余年,吴云良是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一级建造师,先后在多个国家重点水利水电工程担任项目经理,负责项目全面履约管理,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手执安全生产利剑,严抓项目安全生产工作,所在项目从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 这些都是他身上的 " 战绩 " 标签。
周桂清:脚上有泥,心中有光,笔尖守望美丽家园
" 上管天,下管地,中间还有空气。" 生态环境报道内容广泛,也备受市民群众关注。今年 43 岁的周桂清,是东莞日报社的一名记者,自 2016 年起,他接手生态环境领域的新闻报道。四年间,他走遍 33 个镇街(园区),巡查 153 条河涌、走访 113 家企业,用笔与镜头提炼东莞治污行动与经验。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杨英杰 通讯员 李卓莹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