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携手青豆书坊,出版了英国思想家罗素的教育经典《教育与美好生活》。
罗素是分析哲学的主要创始人,同时也是著名的数学家、逻辑学家、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 1890 年考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后曾两度在该校任教,1908 年当选为皇家学会会员,1950 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罗素的主要作品有《西方哲学史》《哲学问题》等,关于教育方面的观点,集成在《教育与美好生活》之中。
虽然罗素不是教育家,但据《罗素传》作者、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哲学教授瑞 · 蒙克的说法,他在教育领域初试牛刀的这本《教育与美好生活》," 从商业的角度看,是罗素最成功的著作之一。"
《教育与美好生活》共有三部分、十九章。第一部分明确我们的教育目标以及教育的一般原则,即教育中的协商因素是必要的,好的教育方式、改革必须是可以推广普及的,而且这种教育应该可以给每个男孩和女孩提供现有的最好的机会。由此观点出发,论及贵族教育与现行教育中的诸多弊端。同时,罗素在论述教育的目的时,强调教育本身只是手段,儿童才是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真正目的是培养理想的人格,智力教育则是让孩子形成独立判断与思想的关键。
自由是罗素推崇的另一重要教育原则,作为教育者,我们不能通过恐吓、威胁或者热衷于灌输自以为正确的信念去教育孩子,而忽视和牺牲了孩子的未来。
第二部分是品质教育,从出生第一年到幼儿园,罗素全面探讨了儿童的早期教育,认为从孩子一出生就要帮助他养成良好的习惯,而这些良好习惯在之后的发展中将会自发生成美好的品德。针对消除儿童恐惧、如何培养儿童的建设性、自私与财产观念的划分、诚实与惩罚、性教育等关键议题,厘清误区与正确观念,并提出了培养和纠偏的方法。
第三部分为智力教育,对比旧式传统教育,罗素强调对儿童智力的培养,认为智力教育要获得成功,离不开这些品质:好奇心、开放心态、相信知识难求却可得、耐心、勤奋、专注和精确。并由此探讨了 14 岁之前的全面式教育,和之后的专业化教育应当注重的方面。
《教育与美好生活》一书中的教育观点高屋建瓴、论述精辟,对当下中国的教育者及父母深具启迪。
《教育与美好生活》
(英)伯特兰 · 罗素 著
青豆书坊 |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21 年 1 月出版
深圳晚报记者 刘莉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