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1-01-28
扬州广陵:“换脑”“强芯”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通讯员 广宣 记者 顾潇 文 / 摄)在扬州城东南角有三个乡镇——头桥、李典、沙头。三镇由长江泥沙冲击形成一座形似犀牛的半岛,被人习惯性称为 " 北洲三镇 "。" 扬州市广陵区沿江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核心区 " 就位于这座半岛的 " 犀牛角 " 上,近年来产业园通过科技 " 加持 "、产业发展,走在了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前沿。

1 月 28 日,在刚刚建成的广陵沿江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智慧农业管理服务中心内,工作人员正通过智慧农业管理服务平台,了解园区蔬菜大棚内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数据,并随时控制大棚内的温度和湿度,让蔬菜瓜果在适宜的环境中生长。

" 我们在园区高标准玻璃温室大棚内安装配备了传感器等物联网设备,可以实时搜集瓜果蔬菜生长的综合数据。" 据扬州市广陵区沿江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周世宽介绍,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数据,都会被记录进系统。对数据进行分析,最终控制机器进行自动的浇水、施肥、通风,实现 " 自动化 " 种植,极大降低了种植的人工成本。

广陵区沿江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规划面积 177 平方公里,核心区位于沙头镇,规划面积 32 平方公里,是省、市 " 菜篮子 " 工程基地。目前该园区拥有农业规模企业 15 家、农民专业合作社 8 个、市级龙头企业 6 家。

2020 年 2 月 18 日," 扬州市广陵区沿江现代农业产业园 " 更名为 " 扬州市广陵区沿江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 ",变动虽然只有 " 科技 " 二字,但是意义非凡。走在核心园区里,一座座高标准玻璃温室大棚鳞次栉比,大棚内温暖如春,20 多种蔬菜长势喜人。据广陵沿江现代农业科技园技术员汤其坤介绍,今年寒潮导致不少地区种植户蔬菜被冻死,而沙头基地里成排的玻璃温室几乎不受影响。目前,温室内已经开启了加温和补光系统,温度恒定在 22 ℃到 25 ℃,保障蔬菜生长,供应量也相对保持稳定。据介绍,目前,沙头基地每天可提供约 30 吨的新鲜蔬菜,占扬州本地蔬菜日供应总量的 40% 左右。

" 传统的种植户全凭着经验来,要让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推进,科技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周世宽表示,园区以科技创新、引领示范为抓手,对广陵农业转型升级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目前,我们已创成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年示范蔬果新品种 20 余种,推广新技术 5 项,培训新型职业农业 500 余人次,农业只靠 " 经验吃饭 " 将成为历史。"

种业是现代农业竞争的制高点,是农业产业的 " 芯片 " 工程。在扬州市广陵沿江现代农业科技园内,建有三万平方米的工厂化育苗中心。" 育苗中心应用了精准水肥控制系统、智能温控调节系统、病虫害绿色防控系统等先进技术装备;育苗选用的是专用育苗基质,而且水肥都是根据不同蔬菜品种,专门调制的营养液,实现了种苗优质、健康生产。"1 月 28 日,里下河地区农科所研究人员祁建波正在育苗中心内忙碌着,他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育苗中心选育的苗,根系发达,长得壮,长得齐整,而且很健康,抗病能力强,蔬菜在生长过程中使用的农药就少,蔬菜也更加安全。

在广陵沿江现代农业科技园有一座绿蓝黄三色大门," 绿色代表生态,蓝色代表梦想,黄色代表丰收。" 周世宽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园区将努力构建标准化、现代化和数字化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科技服务体系和质量控制体系,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相关标签

扬州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