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1-01-28
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时 | 兰州十大生态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0.9%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1 月 28 日,记者从兰州市发改委了解到,近年来,我市通过重振 " 兰州制造 ",传统产业 " 三化 " 改造提升,推动生态产业发展,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信息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全面落实电价市场改革,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以及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等措施,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截至去年三季度,全市十大生态产业增加值占全省十大生态产业增加值比重为 32%,较 2019 年底提升 0.74 个百分点;全市十大生态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 20.9%。

多措并举重振 " 兰州制造 "

我市大力实施工业强基和产品强质工程 , 围绕 21 个产业、9 项专项工作,梳理制造业项目 192 个 , 总投资 504.88 亿元。严格落实 50 户重点企业 " 四包 " 责任、规上企业对接联系制度,谋划制定现代石化制造产业集群、航空航天装备产业集群、电子制造业产业集群 2020 年工作任务季度细化表和推进路线图。搭建制造业创新中心 6 个、省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15 个,充分发挥制造业创新中心及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对我市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引领和支撑作用。通过深化传统产业 " 三化 " 改造提升,为 39 户重点企业制定 " 三化 " 改造方案,梳理重点项目 132 个。全市累计创建 33 户智能工厂(数字车间)。同时,完成兰石、兰州电机、方大炭素等重点企业 5G 外网建设,形成基于 5G+ 智能焊接、5G+ 虚拟电厂等多个行业应用。储备了 71 个,总投资约 129 亿元,涵盖 5G 基建、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五大领域的重点项目。

加快推动生态产业发展

我市通过加快推动生态产业发展,持续优化产业布局,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全面推进十大生态产业高质量发展。在信息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方面,我市加快 5G 网络建设。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建成 5G 基站 3968 座,基本实现主城区及重点应用区域 5G 网络覆盖,已形成 5G+ 无人驾驶、5G+ 无人机高速巡查执法、5G+VR 高赛事直播、5G+ 云赏花、5G 智慧办税服务厅、5G+VR 智慧课堂等多个 5G 行业应用。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显著提升,20 户企业通过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评定,占全省通过评定企业的 74%。智能工厂(数字车间)创建首开全省先河,累计创建智能工厂(数字车间)33 户。持续优化兰州市工业互联网平台。截至目前,兰州工业互联网平台已上线企业 353 家,上线软件 600 余款。

推进民营企业优惠政策 " 不来即享 "

我市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制定印发《兰州市积极应对疫情有效促进经济平稳增长的意见》《推动 " 六稳 " 工作落地见效实施方案》,及时研究出台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业持续发展的《十条措施》,从减免房租、减免税收、支持用工、稳岗降费、项目建设、金融支持、清偿欠款、扶持 " 双创 "、资金补助和精准服务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支持政策,推进了优惠政策 " 不来即享 "" 应享尽享 "。同时,制定《兰州市关于促进工商联所属商会改革和发展的实施意见》,建立了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制度,完善了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

完善住房供应体系

我市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 , 公共租赁住房新开工建设 2586 套,力争用 5 年时间新建公共租赁住房 9 万套。棚户区改造新开工项目 8 个,涉及 12099 户;基本建成项目 6 个,涉及 10704 户。年度任务全部完成,开工率、基本建成率均达到 100%。在完善住房保障配套政策方面,我市共发放租赁补贴 9454 户,发放金额约 7500 万元。我市加大人才住房保障 , 加快推动公共租赁住房保障货币化 , 鼓励通过市场化租赁住房,解决住房困难,落实租赁主体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培育养老房地产健康发展 , 支持缴存职工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房租。培育发展住房租赁市场 , 通过加大市场化租赁用地供应,有效缓解房价上涨压力。出台政策扶持专业化住房租赁企业快速发展,开展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住房租赁业务。

清退不合理电费 4099.79 万元

我市全面落实电价市场改革,开展清理规范转供电环节不合理加价行为专项整治,按照时间节点制定工作计划,实行 " 一户一档 " 挂号销账管理。按照符合国家产业、环保政策等市场准入条件,共梳理上报企业 328 户,通过审核企业 327 户,2020 年申请交易电量 1273005 万千瓦时,占全省 2020 年直购电申请交易总量的 33.6%。经过专项督查,一般工商业终端用户到户电价由原来的 1.2-1.4 元 / 千瓦时降低到 0.7 元 / 千瓦时以下,切实享受到了国家降电价红利。对除高耗能行业用户外,现执行一般工商业及其他电价、大工业电价的电力用户,按到户电价水平的 95% 结算。截至目前,优惠电费已超过 1.3 亿元,惠及用户 72149 家。截至目前,全市已检查转供体近千家,清理退费 816 家,退费 4099.79 万元,涉及终端用户 5.5 万户。市县两级市场监管部门共立案 27 件,结案 16 件,罚没 123.56 万元。

把牢守住资金 " 龙头 "

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方面,我市加强政府性债务预算管理。对地方政府债务实行规模控制、限额管理,地方政府举债不得突破批准的限额地方政府一般债务和专项债务规模纳入限额管理,在省上下达限额内举债。严格限定地方政府举债程序和资金用途,地方政府不得通过企事业单位等举借债务,政府投资项目必须落实资金或者明确资金来源。对没有明确资金来源、没有制定资金平衡方案的项目或超过财政承受能力的项目,一律不得批准实施。对涉及财政资金安排的项目,明确分年度财政资金安排工作,并纳入中长期规划和年度预算。地方政府举借债务,只用于公益性资本支出和适度归还存量债务,不得用于经常性支出。将地方政府债务分类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其中一般债务收支纳入一般公共预算管理,专项债务收支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为有效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将偿债资金也纳入相应预算管理,按照债务化解任务和工作需要统筹使用。

同时,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将地方政府债务纳入全口径债务监测平台管理,制定印发《兰州市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实施方案》《关于化解全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风险的实施意见》,稳妥做好风险化解处置工作。强化地方金融从业机构监管,全面开展地方金融从业机构合规经营检查,完成了融资担保公司、典当行年审工作。稳妥推进教育领域、科技领域、卫生领域、交通领域等分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工作,进一步理顺市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同时,进一步严格财政支出管理,落实政府部门过 " 紧日子 " 要求,把牢守住资金 " 龙头 ",杜绝财政支出特别是 " 三公 " 经费支出中的铺张浪费等问题。加快转变粗放型投入模式,做好精细化支出管理,出台《关于保基层运转的工作方案》,确保全市保基层运转工作有序有效。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万宏

责任编辑 | 张亚君

值班主任 | 崔凌云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