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也可以像我一样开个淘宝店,只要一开始花点钱代运营,之后都是净赚,这样咱们就能天天聊天了 ……" 年过三十的小许以为,网恋女友给自己推荐了一条轻松创业的门路,但没想到这只是对方 " 套路 " 的开始。
近日,由无锡市惠山区检察院提起公诉的王某、黄某等人诈骗案一审宣判判处王某有期徒刑七年三个月、罚金三万元,黄某等人分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至三年三个月,罚金一万元,同案犯张某一审被判处有期徒刑六年九个月,罚金二万元,主犯李某仍在审查起诉期间。
案情回顾
2019 年 10 月,王某和李某在河南某地一栋楼内注册成立了一家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但这家公司的主要业务却和科技没什么关系。由李某招揽来的十多名业务员,不论男女、都持有数个性别为女的微信号,在这些微信号的朋友圈里,塑造的都是每天吃喝玩乐的美女形象。在通过交友软件认识受害者后,在短期内就能和受害者建立起网恋关系。
和受害者的进入热恋阶段后,业务员就会推荐对方也和自己一样去开淘宝店,如果对方愿意开,业务员就会给受害人推荐一个名为 " 淘宝客服 " 的微信,实际上,这个 " 淘宝客服 " 是由张某或者王某冒充的。" 淘宝客服 " 会先让受害人扫码支付了 800 元作为开网店的费用,之后给对方推荐一个 " 淘宝运营 " 的微信号,这个 " 淘宝运营 " 则是李某冒充。
收到开店费后,李某会给对方开一家真实的网店,也会给网店上架一些小商品,然后会向受害人介绍所谓的 " 网店运营套餐 ",套餐分 4 档,价格分别是 3800 元、6960 元、15800 元和 38800 元。受害人一般会在 " 网恋对象 " 的怂恿下选择 " 套餐一 "。随后李某会让业务员进行 " 刷单 ",冒充买家在网店里面买东西,虽然都是 10 块、20 块的小单,但收益归受害人所有,会让受害人相信自己的网店已经在运营盈利。
虽然受害人手里没有这些商品的实物,但只要购买了运营套餐就可以由工厂代发货。这时已经开了网店的受害人一般都会选择付钱,就算受害人暂时不付 " 套餐一 " 的费用,此前和受害人假装网恋的业务员也会表示可以帮其支付费用,在看到转账记录后,受害人更容易出于感情或是面子,选择向网恋对象 " 还钱 "。
刷了几单后,张某会下一笔 7、8 千块钱的大单,看到大单进账,受害人就会去找 " 淘宝客服 " 要求发货," 淘宝客服 " 会表示发货需要开通 " 套餐二 ",只要受害人一交钱,张某冒充的大单买家就会以发货不及时等理由将这笔大单取消掉。受害人自然无法赚到这笔钱,但支付的套餐费已经落入诈骗团伙的口袋。
更多的 " 套路 " 接踵而至,负责与受害人 " 网恋 " 的业务员会以网店销量不好为由,怂恿受害人升级到 " 套餐三 ",可以请客服代为运营网店,还会建议受害人和自己的网店做关联店铺,提高客流量,此时 " 淘宝客服 " 就会声称受害者女友的店铺是 " 套餐四 ",要做关联店铺必须一样升级至 " 套餐四 "。赚完所有套餐费后,业务员便不再刷单,如果有真客户下单,他们就从拼某多上买个更便宜的寄过去。发现生意并不像之前许诺的那样红火后,受害者才能察觉到不对报警。
黄某等业务员负责假装女性网聊,张某或王某充当 " 淘宝客服 ",李某扮演 " 淘宝运营 " 通过以网恋的形式诱骗被害人开通淘宝网店,进一步骗取被害人套餐费的方式实施诈骗,这个诈骗团伙在 2019 年 10 月至 2020 年 5 月期间共计诈骗 20 余名被害人 66 万余元。
检察官提醒:
网络交友需谨慎,尤其是网络恋爱中,当涉及金钱交易时,不要被所谓的 " 爱情 " 冲昏头脑而轻易相信他人,使自身财产蒙受损失。
来源:无锡惠山检察
(编辑 王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