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罗湖区南湖街道及罗湖社区多位工作人员帮助下,李先生(化名)签订了一份《深圳市廉租住房货币配租协议》。
这意味着,2021 年,他每个月可领取近 800 元的租房补贴。这也意味着,他可以不再居住在 20 元一天的日租房,而可以租一个月租房了。近期,他在市三院住院的 1 万多元费用也能通过罗湖慢病院医生们的帮忙,报销下来了。
半年多来,这位深圳户籍流浪人员在罗湖区民政局、深圳市医疗保障局罗湖分局等多单位接力帮扶下,申请了低保,办理了社保卡。经过罗湖慢病院免费检查和日常用药管理、市三人民医院两次住院治疗后,肺结核病情也逐步好转,重回了正常生活。
多单位携手接力 让患病的他入院治疗 且不担心医疗费
南湖街道罗湖社区一位工作人员回忆,去年 7 月份,她第一次见到李先生,那时,他穿着不很整洁,不断咳嗽,说话有气无力,他走到社区窗口,提供了自己的身份证和户口本," 说自己患有肺结核,身体很不好,希望社区帮助他去看病,我们就立刻想办法,后来就联系了罗湖区慢病院医生。"
7 月 31 日,李先生前往罗湖区慢病院肺科门诊就诊,肺科主任秦道新结合他的症状体征,给其做了胸片、痰涂片等一系列检查,发现他患有肺结核,且病情严重,传染性强,建议其到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肺科住院隔离治疗。
李先生有些犹豫,他告诉医生,他已经 50 多岁,虽然是深户但没有固定住所、没有收入来源、没有社保医保,甚至连银行卡,手机都没有,此前一直在街头流浪,晚上就在商铺门口、天桥下或者地下通道休息。虽然知道自己病情严重但却因为囊中羞涩而迟迟未就医治疗。
罗湖慢病院医生由此为他免除了一切检查费用,出具医院诊断证明,告知了住院报销政策。
很快,李先生被 120 救护车送到市三医院住院治疗,8 月份第一次住院,在南湖街道工作人员的担保下,市三医院本着先治病再结算的原则,全力救治他,共花费了 1 万多元。
南湖街道及罗湖社区多位工作人员同时帮着跑前跑后,先后帮申请到临时救助金,随后又通过多部门协助,帮其办理了低保,办理了医保卡等。
这样,李先生每个月有了 1000 多元的基本的生活费用,医保卡也有了。11 月份,他再次感觉不舒服前往市第三人民医院时,他就用医保卡住院,这次花了 1.6 万多万,自费的仅仅 2000 多元。
申请资金 送上物资 帮助他重返正常生活
半年多来,南湖街道及罗湖社区工作人员经济上共资助了李先生 14000 元,包含临时救助金、节日慰问金等,同时还为他发放口罩、抗病毒口服液等防疫物资和军大衣、薄毯等御寒物资,并为他提供常规生活物资(每月凭低保证可在慈善超市领取 40 元的生活物资,油、米、牙膏、洗洁精、洗发水和水果等)以及节日慰问物资(油、米、肉类、干货等)等。
近期,罗湖社区工作人员还根据政策,协助他申请了廉租保障对象市场房租金补贴,自 2021 年 1 月起他就可每月可领到 795 元廉租补贴,使他能够租住稳定的住所,不再居住每天 20 元的日租房了。
罗湖慢病院医生表示,现今李先生每月按时复诊,医药费和检查费全免,病情恢复良好。同时,近期他也拿着相关单据,填写资料报销第一次在市三医院的住院费用,预计很快就很到账。
" 他衣服破旧但很干净,精神状态比较好,很热情地跟我们医生打招呼,也一直向接待他的医生表示感谢。" 这名医生表示。
罗湖区慢病院医生同时表示,肺结核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给患者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的危害。对肺结核患者进行及时合理的抗结核治疗是有效治愈患者、消除传染性和阻断肺结核传播的关键措施。
这名医生同时谈起,流浪人员中的肺结核患者是肺结核管理的一个难点,一方面患者无固定收入,难以支付医疗费用。另一方面,患者缺乏对肺结核的相关了解,对病情不够重视,坚持治疗的依从性低。因此该院注重携手各个单位一起努力,积极开展了以患者为中心的关怀服务,让患者的治疗管理得到保障。
据悉,罗湖慢病院通过住院报销政策在 2020 年共帮助了 5 位肺结核病人报销了在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隔离住院的治疗费用,为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提供了帮助,使得治疗管理有一定的效果和保障,对于有效遏制肺结核的传播起到一定的作用。
深圳晚报记者 易芬 通讯员 陈可祺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