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1-01-30
热搜沸了!教育部回应“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提案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针对有全国政协委员提出《关于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提案》1 月 28 日,教育部官网发布的《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 4404 号(教育类 410 号)提案答复的函》表示,将从加强体育教师配备、加强学校体育制度顶层设计、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及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相关问题研究等方面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根据安排,教育部将要求各省、校加大《体育美育兼职教师管理办法》落实力度,在 " 国培计划 "" 省培计划 " 中,加大力度提高体育教师素质能力,同时,适度改进体育教师教学方法、形式,更多注重学生 " 阳刚之气 " 培养,继续通过多种渠道新增体育教师。

全文如下:

一、加强体育教师配备

教育部高度重视加强体育师资配备。指导各地在巩固存量、加大增量、提升质量等方面下功夫,统筹整合资源,多措并举配齐配好体育教师队伍。出台《体育美育兼职教师管理办法》,鼓励退役运动员、有体育特长的志愿人员兼任体育教师,全面提升兼职教师能力和素质。近 5 年来,通过免费师范生、贫困地区定向招生计划、" 特岗教师计划 " 等渠道每年新增体育教师约 2 万人,通过 " 国培计划 "" 省培计划 " 培训了 1 万多名国家级骨干教师和 10 万多名中西部特别是农村、偏远地区骨干教师。实施 " 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 ",完善高校支持中小学体育美育协同发展机制,指导 20 所入选 " 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 " 的高校,为 18 个省(区、市)的 38 所农村中小学校在体育美育课程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提供精准帮扶和志愿服务。

下一步,将要求各省、校加大《体育美育兼职教师管理办法》落实力度,在 " 国培计划 "" 省培计划 " 中,加大力度提高体育教师素质能力,同时,适度改进体育教师教学方法、形式,更多注重学生 " 阳刚之气 " 培养,继续通过多种渠道新增体育教师。

二、加强学校体育制度顶层设计

教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 2020 年)》的要求,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全面提升体育教育质量,不断将学校体育纳入各项工作体系。2014 年《教育部关于印发 < 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 > 等三个文件的通知》(教体艺〔2014〕3 号)健全了学校体育的评价机制。2016 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6〕27 号)明确提出 " 深化教学改革,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 "。2017 年《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中小学校体育工作督导评估办法〉的通知》(国教督办〔2017〕4 号)明确了政府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责任,将学校体育全面纳入学校的整体评价体系中。2019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要求严格执行学生体质健康合格标准,健全国家监测制度。除体育免修学生外,未达体质健康合格标准的,不得发放毕业证书。开齐开足体育课,将体育科目纳入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计分科目。科学安排体育课运动负荷,开展好学校特色体育项目,大力发展校园足球,让每位学生掌握 1 至 2 项运动技能。

下一步,教育部将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强化体育评价。建立日常参与、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查机制,将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作为教育教学考核的重要内容,引导学生养成良好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锤炼坚强意志,培养合作精神。中小学校客观记录学生日常体育参与情况和体质健康监测结果,定期向家长反馈。改进中考体育测试内容、方式和计分办法,形成激励学生加强体育锻炼的有效机制。加强大学生体育评价,探索在高等教育所有阶段开设体育课程。

三、深入开展健康教育

教育部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着力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和素养,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有力支撑健康中国建设。一是修订义务教育、普通高中 " 体育与健康 " 等课程标准。印发《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普通高等学校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构建各学段相衔接的学校健康教育体系,明确学校健康教育内容、途径。中小学健康教育以 " 体育与健康 " 为主要课程载体,每学期安排 6 至 7 课时。二是丰富健康教育形式,指导中小学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升学生健康素养。在全国校园开展 " 师生健康中国健康 " 主题健康教育,举办健康教育宣传行、网上知识问答等活动,把健康教育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各环节。遴选组建首届全国中小学和高校健康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

下一步,教育部将深入实施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协调发展,真正把保证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作为强国强教、利国利民的大事常抓不懈、一抓到底。

四、加大相关问题的研究

教育部以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为抓手,大力支持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相关问题研究。" 十三五 " 期间,在教育部人文社会研究项目中设立 " ‘网络红人’现象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 城镇化视域下居住分割对青少年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 "" 家庭教化功能的彰显与青少年精神家园的建构研究 "" 新时代社会协同管理下的青少年健康促进理论体系研究 "" 基于培育青少年健康人格视阈下的休闲教育研究 "" 青少年认识信念发展模式与作用机制研究 "" 青少年未来取向的发展及其同伴背景:追踪研究 "" 青少年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监测体系研究 " 等一批研究项目。支持高校加强有关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多学科的交叉研究,聚焦现实需求,推动理论创新。

下一步,教育部将加强已立项相关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后期管理,推动多学科交叉研究,力争产出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更好的服务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昨日,这一消息冲上热搜前列 ↓↓↓

有媒体就此发起了投票,12.3 万人中,近半网友认为" 阳刚之气不应和女性化对立 "。

而对 " 女性化 " 等一些说法,有的网友认为不妥:

也有人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新华微评:

" 阳刚之气 " 是成长的精神钙质

教育部日前在答复全国政协委员有关提案时表示,将更多注重学生 " 阳刚之气 " 的培养,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协调发展。" 阳刚之气 " 是坚强勇敢、阳光自信、奋发向上等美好品质的 " 合集 ",在青少年成长路上,这是不可缺少的精神钙质。少年强则国强,养成 " 阳刚之气 ",不只是身体素质的锻炼,更重要的是精气神的涵养。身心健康,体魄强健,自立自强,这才是乘风破浪的好少年。

编辑丨李雪岚

责任编辑丨张亚君

值班主任丨崔凌云

来源丨中国青年报、新华社、网友评论

相关标签

教育部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