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庐 " 上 " 阳 " —— " 十四五 " 昂首再出发
天地之大,黎元为先。就业看似是个体小事,却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关乎百姓生活冷暖。
近年来,庐阳区创新就业形式,拓宽就业渠道,优化就业服务,为推进辖区企业和居民高效精准就业奋楫逐浪。
站在 " 两个一百年 " 的历史交汇点,庐阳区将坚持以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为引领,通过智慧赋能、精准施策、稳拓并举,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征程上阔步前行。
智慧赋能 升级 " 就业导航 "
从顶着烈日风霜为求职四处奔波,到 " 社区智慧就业 " 平台实现微信扫码在线寻岗,再到创新推出移动端就业 " 云服务 " 系统,打造三公里就业服务圈,庐阳区一路探索一路提升,走出了一条高效而精准的求职新路径。
去年,在 " 社区智慧就业 " 平台的基础上,庐阳区升级推出移动端就业 " 云服务 " 系统,依托移动 " 大数据 " 应用库优势,从求职需求和招聘需求的单向交流匹配方式向多渠道、多方面、高频率的多向交流匹配方式转变。
短短半年时间," 云服务 " 完成了从海棠街道建华社区、林店街道连水社区试点开展到庐阳 52 个社区的全覆盖。平台累计注册企业数 5712 家、提供岗位数 60306 个、求职总数 15326 人,就近就业撮合率达 90% 以上,为庐阳高质量就业注入强劲动能。
2021 年,庐阳区将进一步推广智慧就业平台使用,支持有条件的乡镇街道、社区服务中心、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创建标准化社区智慧就业创业一站式服务站,形成涵盖就业创业功能于一体的社区一站式服务中心,统筹全区以社区为中心的 " 三公里就业服务圈 " 全面开花,打造 " 社区周边三公里就业 " 新模式,持续推进居民就业全方位服务的实现。
精准施策 加足 " 就业马力 "
高校毕业生创历史新高,疫情冲击致社会失业率攀升 …… 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庐阳区精准发力、分类帮扶,积极做好重点人群就业工作。
" 去年,我们开展了高校毕业生创业扶持资助项目推荐,累计向市人社局申报高校毕业生项目 31 个,完成任务 207%,总量居全市第一。" 区人社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通过对辖区院校和乡镇街道进行深入挖掘、对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进行申报指导,最终筛选出 31 个精品项目,涉及 AR 人工智能等 10 余种新兴行业。针对符合政策补贴条件的困难毕业生也给予了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切实帮助毕业生缓解生活压力。
在 " 稳就业 " 的道路上,庐阳区始终将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摆在首位,无论是吸引辖区百余位困难就业人员前来参与的公益性岗位对接会,还是为企业招募员工 328 人的 " 春风行动 " 招聘会 …… 桩桩件件,无不彰显着 " 首善庐阳 " 对每一位困难个体的关怀。
新起点迈步新征程,庐阳区将持续深化各项稳就业政策兑现,通过政策帮扶、职业指导、技能提升、创业扶持等途径,帮助高校毕业生、困难就业人员、登记失业人员实现稳定就业,让 " 最大民生 " 工程更加贴民心、暖民心。
稳拓并举 加固 " 就业底盘 "
贡献大量社会财富的同时,企业在创造岗位、吸纳就业中也发挥着主力军和生力军作用。
疫情期间,部分企业受到严重冲击,负重难行。庐阳区精准落实援企政策、强化资金保障、鼓励创业就业,抓牢稳就业、保民生工作。不仅深入贯彻国家及省市疫情期间创业担保贷款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全年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 77 笔 1910 万元。同时推进就业创业补贴政策兑现,向 340 余家企业拨付补贴资金 268 万元,发布 " 共享用工 " 号召书,调剂跨界上岗员工 200 余人,减免百帮创业园疫情期间复工复产 27 家 2-4 月企业房租 453665 元。为企业送去了 " 及时雨 ",也为群众带来了 " 定心丸 "。
在稳住 " 就业底盘 " 的基础上,庐阳区积极鼓励创新创业,力争拓展就业增量。其打造的建华文创园等 5 个区级创业孵化基地,新增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 987 个,孵化企业 510 家,累计带动 16000 余人就业。
水美则鱼肥,土沃则稻香。2021 年,庐阳区将持续发挥 " 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 " 引领作用,通过对创业园区内现有企业进行有序评估,发挥辖区内行业领军企业、创业投资机构、社会组织等主力军作用,鼓励新型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业态的创新创业企业入园孵化,进一步放大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同时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力度,打破地域壁垒,创优工作环境,提升创业园孵化品质,吸引 " 金凤凰 " 落地庐阳。
丰年人乐业,陇上踏歌行。随着一项项政策措施陆续实施,一张张 " 民生清单 " 不断完成,庐阳正立足新的历史起点,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为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奏响 " 稳就业、保民生 " 的时代强音。
何晓珺丨合肥晚报 ZAKER 合肥 杨兵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