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王梦琪 曹伦平 记者 曹德伟)"6 层楼,他就这么背着我上来了,真是太谢谢他了!" 回想起 1 月 31 日晚,民警背着自己上楼的一幕,在镇江某酒店进行集中医学隔离观察的邵女士仍然感动不已。当天上午,她因为腹痛难忍,在疫情防控点执勤的民警田野立刻陪同其及家人前往医院,晚上回来时,由于酒店只有一部电梯,为确保隔离点的安全,邵女士只得走楼梯。考虑到其生病身体虚弱及年龄大等因素,田野当即提出背她上楼,等爬上 6 楼后,民警早已浑身湿透。" 当时民警穿着防护服,我也不知道他长什么样,叫什么,走之前一定要好好感谢他 "。
集中医学隔离观察点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最前沿,也是阻断疫情传播的重要防线。1 月 24 日,镇江市某酒店被设立为集中医学隔离观察点,开展输入确诊病例活动区域内市民的安全防护隔离工作。
△田野在隔离点内执勤
隔离点就是战场,早已报名参加润州公安分局疫情防控应急队的宝塔路派出所副所长田野听闻后,第一时间主动请缨要求参加隔离点执勤。作为进驻隔离点的公安民警,田野主要负责隔离区域四层楼的秩序,24 小时值守,保证隔离人员遵守隔离规定不能随意走动;此外,每日配合卫生部门巡查隔离区及酒店周边,消除安全隐患,掌握隔离人员情绪波动,对长期隔离导致的不满情绪进行劝解疏导。田野还负责隔离点意外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保证隔离留观任务顺利完成。
△田野在隔离点上门量体温
1 月 30 日晚,该酒店隔离人员 51 岁的邵女士出现腹痛的症状,第二天上午 7 点左右,邵女士通知前台自己身体不适并告知既往病史。了解这一情况,田野随即联系隔离点医生,在经过简单的检查后,决定由民警、护士、家属各一人陪同,将邵女士转运至医院绿色通道就诊。经过医院治疗,初步诊断为肋骨软骨炎,经过一系列检查后,一直忙到当晚 9 点左右才结束返回酒店。
按照规定,隔离人员如无特殊情况不可离开房间,隔离点所在的酒店也仅有一部电梯,由工作人员使用。为确保隔离点绝对安全,邵女士只能通过楼梯上下楼。上午出门时,在陪同人员的搀扶下,邵女士尚能踱步下楼,但经过一天的奔波和治疗,加上腹痛并没有完全缓解,爬上 6 楼对邵女士来说难上加难。
" 当时看她身体虚弱,丈夫也年纪大了,两人搀扶着走得很艰难,我就提出来背她上楼。" 田野告诉记者。
邵女士听了非常意外,起初也是拒绝的,对这个 35 岁的年轻民警连连摆手," 小伙子这怎么好意思呢,你这跑前跑后也一天了,我自己慢慢爬上去就好了。" 眼见邵女士有些客气,田野安慰道," 阿姨,没事的,我赶紧把你背上去,你进房间好好休息 "。
△田野背着邵女士上楼
一番推辞下,田野慢慢将邵女士托起,由其丈夫负责照明和搀扶,就这样一步步将她背上了 5 楼," 说实话,真的从来没感觉到爬楼这么累的,因为身上穿着防护服,手脚也伸展不开,到了 5 楼就实在没力气了。" 田野告诉记者,邵女士所住房间在 6 楼,到了 5 楼后,还剩最后一层,几人便搀着邵女士,慢慢爬了上去。到达隔离房间安顿好后,夫妻二人连声感谢。
" 他背着我的时候听着他喘着粗气,我也很心疼,5 层楼,自己爬都很吃力,更何况还要背着一个人呢。" 邵女士说中途好几次自己都想下来走,但都被田野拒绝了。从 1 楼到 5 楼,共计一百多个台阶,原本 2、3 分钟可以走完的路程,田野却走了近 10 分钟。途中,跟在后面的隔离点医生拍下来田野背人上楼的模糊背影。
回到消杀房间,脱下防护服消毒处理时,田野的防护服里已经全是水蒸气,贴身的衣服也都湿透了。
△田野在隔离点执勤
2 月 2 日,是田野驻守集中医学隔离观察点工作的第 10 天。自开始接收次密切接触者隔离人员以来,他所在的酒店陆续接收的近百名隔离人员。这里面有儿童、老人,患病或身体不便的特殊人群,工作量非常大。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都 24 小时在岗,吃住在酒店。
" 从被隔离观察开始,我看得出来,他们或多或少都有些思想上的担忧和情绪波动,作为隔离点的民警,我能多做一点,让他们感觉到很多人在关心他们,这就是我感觉最有意义的事。" 田野说,隔离点工作与平时警务工作区别很大,但防护服上写的 " 警察 " 二字,让他必须有着比平时更多的耐心和细心,履行好警察的职责。
(通讯员供图 编辑 苏湘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