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 2 日,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召开 2021 年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记者从会上获悉,过去一年,深圳 PM2.5 年均浓度降至 19 微克/立方米,连续 10 年排名全国重点城市前十;黑臭水体全面消除,茅洲河、深圳河水质达近 30 年来最好水平;开展国家 " 无废城市 " 试点建设,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能力大幅提升至 6627 万吨/年;碳排放强度全省最低,达国内领先水平。" 十四五 " 期间,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将围绕提升绿色发展水平、生态环境质量等六大领域,展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去年深圳碳排放强度全省最低,达国内领先水平
过去一年,深圳扎实推进水、大气环境执法、固体废物治理等方面的工作,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有一种蓝叫 " 深圳蓝 "。在大气环境治理方面,深圳重点聚焦 PM2.5 和臭氧协同治理,完成 1145 家涉 VOCs(挥发性有机物)重点监管企业 " 销号式 " 整治;补贴 7922 万元推动电厂、锅炉及叉车清洁化改造;提前淘汰老旧车 6.6 万辆。
在系列环境治理工程的推进下,2020 年深圳 PM2.5 年均浓度降至 19 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 5 微克/立方米;臭氧评价浓度降至 126 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 30 微克/立方米。
水环境是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一环。过去一年,深圳全面开展涉水面源整治,完成 13 类 16.5 万个对象排查整治。与此同时,深圳强化饮用水源保护。经过系统治理,深圳五大主要河流水质均达到或优于地表水Ⅳ类;饮用水源水质 100% 达标。
深圳在推进水环境、大气环境治理的同时,还聚焦固体废物治理。据介绍深圳自 2019 年入选全国 " 无废城市 " 建设试点以来,对标国际先进水平,系统构建 58 项建设指标,设立 100 项建设任务。目前,54 项指标和 100 项任务按期完成,46 个工程项目建成投产,19 家危险废物经营单位收集处理能力达 93 万吨 / 年,各类固体废物实现 100% 无害化处置。
值得一提的是, 过去一年,深圳还组织碳达峰研究,开展控制温室气体和应对气候变化评估。2020 年,深圳碳排放强度全省最低,达国内领先水平。
今年深圳将围绕各项民生热点环境问题系统治理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同时,也提高了深圳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起点。会上,深圳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十四五 " 期间,深圳的具体目标是:到 2025 年,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珠三角城市中,率先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基本形成;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位居全国前列等。
围绕上述目标,未来 5 年,深圳初步构建了绿色发展、环境质量改善、生态保护修复、环境健康安全和治理能力提升等五大方面 21 项指标,安排了 14 项共 100 多个工程项目,并计划在提升绿色发展水平、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加强生态环境风险防控、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提升环境治理能力以及聚焦气候变化六大领域全面发力,展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2021 年,深圳将围绕大气质量、水环境质量、固体废物治理、核与辐射安全、自然生态保护以及环境噪声等各项民生热点环境问题,强化源头治理、整体治理和系统治理。
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2021 年,深圳将科学编制 " 十四五 " 应对气候变化专项规划,确定碳排放达峰目标,出台实施方案,开展碳达峰行动。同时,完善碳排放统计和核算体系,组织编制市区两级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等。
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方面,深圳将出台 2021 年 " 深圳蓝 " 可持续行动计划,聚焦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力争 PM2.5 平均浓度达 18 微克/立方米以下。与此同时,深圳将强化水生态保护,开展水生态监测评价,试点修复河流水生态。此外,深圳还以 " 无废城市 " 试点经验为引领,全面提升固体废物治理水平,高标准完成国家 " 无废城市 " 建设试点验收,总结深圳经验,逐步形成超大型城市固体废物治理模式。
深圳晚报记者 吴洁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