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胡玉梅)" 寒 " 尽 " 春 " 来。
根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的计算,北京时间 2 月 3 日 22 时 59 分,我国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这意味着春意萌动,春夏秋冬新的一个轮回正式开始。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工程师、科普部主管胡方浩介绍说,正在过去的庚子鼠年是农历闰年,拥有 25 个节气," 两头春 ";而即将到来的辛丑牛年是农历平年,只有 23 个节气,是 " 无春年 "。
△紫金山天文台陈先生摄
辛丑牛年,是 " 无春年 "
立春素有 " 岁首 " 之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太阳达到黄经 315 度。
专家介绍说,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发明,与地球公转密切相关,实质上属于天文范畴。在没有 " 天气预报 " 的中国古代,二十四节气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
地球以椭圆轨道绕太阳公转,一周为 360 度。以春分点为零点,等分为 24 个点,每两个相邻点间相隔 15 度。天文上二十四节气的时间就是地球运转到各等分点的瞬间。但因为观测者在地球上,所以我们习惯以地球为中心建立描述天体位置和运动的天球坐标系,太阳绕地球周年视运动的轨迹即黄道,度量坐标为黄经。
节气的计算建立在太阳地心视黄经计算模型的基础上,在公历中的时间变动很有规律。回归年的平均长度是 365 天 5 小时 49 分,因此平均而言,若相邻两年同一节气间隔是平年(365 天),则同一个节气后一年比前一年的时间推后约 5 小时 49 分钟,而若间隔是闰年(366 天),则后者比前者的时间提前约 18 小时 11 分钟。
因太阳在黄道上视运动并不均匀,再加上受闰年制度、公历农历转换、岁差等因素影响以及复杂的计算,所以,出现了 " 双春年 " 和 " 无春年 " 的现象。正在过去的庚子鼠年,是农历闰年,一共有 384 天,拥有两个立春,一个在年头(2020 年 2 月 4 日 17 时 03 分),一个在年尾(2021 日 2 月 3 日 22 时 59 分);而正在到来的辛丑牛年,农历平年,为 354 天,是一个 " 无春年 "。
专家介绍说," 双立春 "" 无春年 " 并不神秘。农历每两三年就会有一个闰年,逢闰年会出现 " 双立春 "。而 " 无春年 " 则每 19 年里就会有 7 次。
本世纪 " 立春日 ",没有 2 月 5 日
除了牛年是无春年外,有天文专家指出,立春的日期一般在每年的 2 月 3 日至 5 日之间变化,有趣的是本世纪 100 年中的所有 " 立春 " 不是在 2 月 3 日就是在 2 月 4 日,没有 2 月 5 日。其中,出现在 3 日的共有 39 次,出现在 4 日的共有 61 次。
20 世纪 100 年的统计显示," 立春 " 只有 2 月 4 日和 2 月 5 日这两天,没有 2 月 3 日,而本世纪 100 年的统计显示," 立春 " 只有 2 月 3 日和 2 月 4 日这两天,没有 2 月 5 日。其中," 立春 " 出现在 2 月 4 日共有 61 次,出现在 2 月 3 日共有 39 次。综合这 200 年的情况来看,2 月 4 日 " 立春 " 是出现最多的。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