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动呈现中国三农发展的巨大成就,展现新时期农业、农村、农民的崭新风貌,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农业农村部联合主办的乡村振兴人物榜在北京发布,我省八步沙林场 " 六老汉 " 三代人治沙造林群体、民间艺人张尕怂、国家一级导演张忠等入选乡村振兴人物。2 月 4 日,农历小年夜,央视将隆重推出 " 乡村振兴人物榜 " 主题晚会。
张尕怂:致力于民间艺术融会贯通
张尕怂出生于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西北民谣代表性音乐人,从 2008 年开始每年游走在西北村落寻找拜访了数百位民间艺人,采风收集大量快要遗失的西北花儿、小调、小曲儿、社火、贤孝、秦腔、陕北民歌等三十种曲风成千首民间歌谣和曲艺。把散落在西北的流传了几百年的各种民间艺术魂宝融会贯通,经过十几年在舞台上的磨练,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通过采风学习了大量快要遗失的西北民谣,并先后创作了《姐姐》《谈恋爱》《黄河尕谣》等音乐作品。其中,有一首《甘肃有个大夫叫霞霞》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被广泛传唱,一度成为了网上点播的热门歌曲。
张尕怂一度被誉为西北的民间小调收集者、生活观察者。他以西北民间根源音乐为根基,用不设限的音乐方式改编、再创作,让西北的民间音乐艺术瑰宝在主流的音乐平台上大放异彩。其事迹被改编创作成电影《黄河尕谣》。
八步沙林场 " 六老汉 ":现代版愚公
在中国的治沙史上,八步沙是一段传奇。这里地处黄土、蒙新、青藏三大高原交汇地带,是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的核心区域和北方防沙带的中心地带,也是全国荒漠化、沙漠化最为严重,水资源极度短缺的地区之一。
1981 年,甘肃省古浪县土门镇农民郭朝明、石满、贺发林、张润源、程海等六老汉,以联户承包的形式,封沙造林,治理沙害。到 2000 年,八步沙植树 1000 多万株,使 7.5 万多亩荒漠得以治理,近 10 万亩农田得到保护。进入 21 世纪,八步沙林场第二代治沙人又主动请缨,在远离林场 25 公里的黑岗沙、大槽沙、漠迷沙三大风沙口,完成治沙造林 6.4 万亩、封沙育林 11.4 万亩,栽植各类沙生苗木 2000 多万株,林草植被覆盖度达到 60% 以上。他们先后获得全国治沙劳动模范、第四届 " 地球 " 奖、第五届 CCTV 年度慈善人物、时代楷模、最美奋斗者等 40 多项荣誉称号,其事迹被改编拍摄成电影故事片《八步沙》。
张忠:用心讲好中国故事
张忠,祖籍甘肃临洮,国家一级导演、编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他长期关注农村现实主义题材创作,深入基层,关注农业,通过系列鲜活生动的故事用映像记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忠实记录了中国农村社会的变革与发展,体现出崇高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
张忠先后拍摄了反映县长的电影《柴生芳》、村党支部书记《燕振昌》、农村高考的《父亲的梦想》、农村心灵救赎的《寂静的山谷》等多部农村题材影片,这些影片挖掘人物情感,用心讲好中国故事,体现了青年导演的责任与担当。张忠导演已经累计拍摄制作二十多部电影,此次上榜也是全国唯一入选的电影人。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高宏梅
责任编辑丨李雪岚
值班主任丨崔凌云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