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 2020 年 2 月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后,天河智慧城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日前,天河区发布了《关于推动广州天河智慧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 十四五 " 期间,聚焦天河智慧城核心区和天河智谷片区共 35.89 平方公里,依托区域内 2 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广州高新区天河科技园、广州天河高新区)、7 个国家级创新发展平台(国家网络游戏动漫产业发展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国家出口软件创新基地、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广州示范区、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以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赋能高质量发展,以城市更新赋能产城融合,将天河智慧城着力打造成 " 智慧产业新区、品质宜居新城 "。
十三五 " 期间,天河智慧城经济综合实力快速提升。2019 年天河科技园营业总收入 2443 亿元,相比 2015 年增长 51.74%;天河软件园软件业务收入 1148 亿元,2016-2019 年年均增长 10.62%;天河智慧城地区生产总值 671.62 亿元,过去 5 年年均增速接近 18%;每平方公里 GDP 产出达 10.66 亿元,在 2015 年的基础上接近翻。
" 十三五 " 时期,园区竣工投产重点产业项目 24 个,新增产业载体 127 万平方米,新增注册资本超亿元企业 205 家。从业人员达 14.59 万人,是 2015 年的 2 倍;企业平均营收 1.30 亿元,从业人员平均创造营收 93.94 万元。2020 年 1 — 11 月,天河科技园营业总收入 1984.31 亿元,同比增长 5.8%。
天河智慧城加快构建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主体,人工智能、新材料等新业态为支撑的 "1+N" 现代产业体系,坚持 " 稳大 "" 引强 " 和 " 培优 " 并重。2020 年,由 23 个分园组成的天河软件园,已聚集 1950 家科技和服务类企业,约 1000 家高新技术企业。
下一步,天河将聚焦产业主攻方向,推动区域高质量均衡发展。针对缺少空间的存量优质企业,强化政策供给、要素供给,吸引引领型、龙头型的高新企业到天河智慧城扩大生产经营,推动形成新的动力源和增长极。力争每年引进 10 家以上引领型大项目、好项目,到 2025 年,天河智谷片区内高新技术企业超 300 家。
其次,聚焦创新资源集聚,打造创新活力释放样板区。围绕广州科技创新轴建设,发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重要节点作用,推动园区现有 28 个孵化器和 26 个众创空间资源提质增效,依托广州(国际)科技成果转化天河基地、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的辐射作用,加强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的人才、技术、成果等创新要素的集聚,建立稳定集聚的产学研关系。力争到 2025 年孵化培育创新型科技企业 300 家、孵化培育毕业企业 100 家,推动天河高新区建设成为全市创新型企业孵化培育高地。力争到 2025 年建成市级以上技术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 30 个。
同时,聚焦产城融合发展,打造宜居宜业宜产新区。统筹优化天河智慧城生产、生活、生态布局,为教育、医疗、文化、娱乐、商业等公共服务和生活服务设施项目预留足够承载空间,加快导入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城市更新改造,释放空间潜力,力争到 2025 年完成 200 万平方米集体物业的改造工作,释放产业用地 30 公顷、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17 公顷、居住用地 68 公顷;以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效率为原则,推动天河智慧城土地征收、储备、出让、管理一体化高效运作,力争到 2025 年完成土地收储超 211.7 公顷、土地供应超 52 公顷,为天河智慧城高质量发展释放载体空间。
优化区域内外交通格局,打造立体交通系统和智慧轨道交通线网,推动车陂路北延线、华观路西延线、火炉山隧道、悦景路、健明六路、黄云路、珠吉路等 7 条主干路网建设;探索实施 " 黄埔大道—科韵路—华观路 " 智慧应用样板示范路建设计划,推进城轨广佛环线项目建设,争取轨道交通 10 号线、29 号线、30 号线在天河智慧城增设站点,全面提升配套服务。力争到 2025 年形成 " 五横三纵 " 高快速路网络、" 四横六纵 " 内部路网体系,实现天河高新区道路交通内连外畅。
另外,聚焦环境品质提升,打造国际一流生态景观。依托区域 " 山 "" 河 "" 湖 "" 景 " 自然禀赋,打造四季有花、园中有湖的 " 公园里的 IBD"。开展火炉山森林公园及城市公园、绿道、道路景观及防护绿地规划建设,重点推动高塘石公园、科韵路门户公园景观建设;打造四季有景的城市大道,推进广汕路沿线绿带公园、大观路门户公园、华观路中轴公园、文化体育公园等环境景观工程建设;打造可碰触的绿廊水岸,优化提升车陂涌、凤庄涌、杨梅河等水系环境,加快河涌两岸碧道和景观提升工程建设,功能品质不断提升,自然生态与创新生态融合共进。主动把握 5G 发展机遇,大力推进 5G 基站建设,全面提升数字配套服务。力争到 2025 年形成公共配套基本完善、公共服务全面保障的良好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布局,全力打造天河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极和城市更新样板示范区。
采写:新快报记者 朱清海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