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朱鲸润 通讯员 石君乔 杨娟)他自称朋友多、关系广,见女友闺蜜有难处,十分热心地主动站出来 " 托关系 " 帮忙,称和 " 校长 " 一起吃个饭就能帮人办理转学。揭开这位 " 能人 " 的面纱,才发现这都是他精心布置、演绎的骗局。近日,经无锡市滨湖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以诈骗罪判处俞某有期徒刑三年三个月,并处罚金五千元。
家住无锡的陈女士想给孩子办理转学,但苦于没有门路。心中烦闷,陈女士找到闺蜜琳琳,托她帮忙打听,想想办法。一日,琳琳与男友俞某闲聊,谈及好友正为孩子转学发愁。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俞某脑筋一转,心想何不趁对方关心则乱,做一场 " 戏 " 来赚一笔。
" 我有关系,可以帮你朋友。" 俞某拍胸脯,信誓旦旦地说自己不仅有朋友和教育局工作人员私交亲密,还可以托 " 大哥 " 来找关系搞定此事。
实际上,俞某在教育局没有 " 关系 ",提到的 " 大哥 " 没有办转学的门路,俞某也没有找过他。两人不过打过几次照面,俞某搬出他的 " 名号 " 只是为了让这场 " 戏 " 看起来更可信。
不到半天,俞某这边就有了进展:" 我已经找到区里的领导和学校校长了,最近要一起吃饭谈这件事,让你朋友放心吧。"
根据俞某的说法,要想办成事需要 6 万块钱来打点关系和请客吃饭。琳琳赶快把这个好消息告诉陈女士。事情发展太快,陈女士一家都没来得及仔细想想消息是否可靠,甚至没问清楚要宴请的人是谁,就将六万块钱转了过去。之后,俞某特意发来和 " 校长 " 等人吃饭的照片,他告诉陈女士:" 已谈妥,7 月 1 日就能办理转学手续。"
眼见快到约定办手续的日子,俞某又联系了陈女士,说她家没有对应学区房,需要去教育局打点,让陈女士再等等,并继续以报名费、伙食费等为由索要了 8000 元。
钱也交了,关系也找了,陈女士一家心心念念等待转学结果,然而事情没了下文。陈女士催得急,俞某又换了说法:" 事情没办妥,人家不收钱,都退回给‘大哥’了,但‘大哥’因为疫情被隔离,没办法见面拿钱。"
俞某推三阻四的态度让陈女士和琳琳感到很可疑,惊觉上当了,于是向公安报案,这场骗局终于落下帷幕。
陈女士后来才知晓,6 万元打点金额是俞某随意想出来的。而和 " 校长 " 一起吃饭的照片是俞某和其他朋友在饭局上刻意拍来骗自己的。俞某所要求提供的证件名目是他从网上搜来增加可信度的,而自己的钱已经被俞某用于吃喝、还款等,挥霍一空了。
检察官表示,当前,发生在所谓 " 亲朋好友 " 之间的诈骗事件屡见不鲜,犯罪分子往往利用被害人急切心理和对熟人介绍的对象缺乏戒心等特点实施诈骗。孩子的教育虽是大事,但也要依法办事,走正当程序,不能走捷径。越是重要的事越要镇定,擦亮双眼,不要轻信他人可以 " 找关系 "" 走后门 ",避免上当受骗。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