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1-02-08
春节服务导刊丨温馨提醒,防疫莫放松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连日来,省城各大医院陆续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演练。面对即将到来的春节,各大医院制定了《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南》,并成立春节期间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及 13 个工作组,从 19 个方面对医院防控工作进行详细安排部署,严格实行 " 四级预检分诊 ",落实 " 四个必须 ",即来院人员口罩必戴、信息必填、体温必测、住院患者和陪员必做核酸检测。同时 " 春运 " 大幕已经拉开,为进一步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切实保障您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省城多家医院发布了就诊提示,以便于患者来院。

就诊前准备及注意事项

1. 来院前提前申领健康出行码。

2. 实名制就诊,所有就诊患者和陪同人员均须携带身份证,由工作人员查验健康码、询问流行病学史后在闸机通道扫描身份证、自动测量体温后通行。

3. 对于没有智能手机、无法出示健康码的人群,可经预检分诊处无障碍通道,在工作人员帮助下完成流行病学史问询、测量体温后持有效身份证进入医院就诊。

4. 如果您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相关症状,或有境外旅居史,或有新冠病例接触史,或来自国内中高风险地区等流行病学史,不能经过闸机通道进入医院。请主动告知工作人员,经登记后由工作人员引导至发热门诊就诊。

5. 所有进入医院人员须提前准备口罩,入院后全程正确佩戴。

6. 如非必要,就诊患者尽量不要他人陪同;入院后自觉与他人保持 1 米以上距离,避免聚集。

7. 就诊时请遵守 " 一医一患一室 " 原则,未叫到号的患者请在等候区域耐心等候,并保持 1 米以上距离。

住院注意事项

1. 住院部病房实施 24 小时封闭管理,谢绝探视。

2. 住院患者及家属办理入院手续时,需提供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检查结果及本人身份证。

3. 住院部病区实行 " 一患一陪员 " 制度,每名患者固定一名陪员,陪员须身体健康,无疫区及相关流行病学接触史,并提供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住院期间不得随意更换陪员,陪员凭病区发放的 " 陪员证 " 出入住院部。

4、新入患者凭入院证到核酸采样点采样,取得核酸检查结果后方可办理入院,需要陪护的患者陪员同时取得核酸检查结果才能进入病区陪护,且住院患者及陪员每 7 天进行核酸复查。

5. 患者及陪员原则上不能离开病区,如因检查治疗必须离开病区的登记后凭腕带和 " 陪员证 " 出入住院部。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医院出入通道调整

所有来院就诊患者及家属、各业务往来单位人员均须由医院新门诊楼西侧(原门诊楼北侧)预检分诊处进入,职工持通行证或职工卡由医院大门西侧工作人员通道进入,所有人员均由医院大门东侧人行出口离院,本院其余各通道禁止通行。

所有来院车辆须由医院大门出入,乘车来院就诊人员请在门口提前下车,由预检分诊闸机通道进入医院。驾驶员应主动出示健康出行码,并测量体温后进入。

第九四○医院

一、所有来院人员请自觉遵守医院通道、门禁管理,按照规定的通道和路线进出。

二、所有患者或家属请携带身份证原件并配合工作人员完成体温检测、健康码查验、流行病学询问等预检分诊工作,不得隐瞒与疫情相关的任何信息。您可提前申领健康码:1、通过微信小程序 " 健康新甘肃 " 申领;2、扫描识别正文最后的 " 甘肃省健康出行二维码 " 申请。

三、为缩短等候时间、减少人群聚集,您可提前预约挂号,预约电话:8994711、8994712;也可网上预约:1、关注微信公众号 " 联勤保障部队第 940 医院 ";2、关注支付宝生活号 " 联勤保障部队第 940 医院 "。

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入院前注意事项

所有来院患者及家属,须由医院新业务综合楼(西门)预检分诊处进入,其余各通道禁止患者及家属通行。

所有来院车辆由医院东门出入,并请在东门口提前下车登记,主动出示健康出行码,测量体温后方可进入。

门诊及住院要求

门诊就诊时自觉配合医院执行 " 一医一患一诊室 ",如非必要,请尽量不要由他人陪同。60 岁以上及儿童患者,实行 1 人 1 陪护。

住院患者及陪员尽量减少出入病房,严禁在病区聚集聊天、不规范佩戴口罩等行为发生。

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敬请各位患者及家属严格遵守医院有关规定。

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一、若患者或陪同人员健康出行码显示黄码、红码,则禁止进入医院,由预检分诊人员引导至发热门诊进一步诊治。

二、患者住院期间,除特殊检查、治疗需要外,不得离开病房,在院期间请注意个人防护,做好手卫生,加强开窗通风,在病房内也应佩戴好口罩,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如有咳嗽、发热等异常情况,请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三、住院部严格实行 24 小时封闭管理,谢绝探视。建议家属及亲朋好友通过电话、微信、视频等形式向患者表达问候和关心。

兰州市中医医院

门诊慢性病长处方医疗保障有关事项

对享受门诊慢性病医保政策的参保患者,诊治医生评估后可单次开具不超过 12 周用药量处方,医保基金按规定予以支付;对异地长期居住、60 岁以上或行动不便的参保人员,诊治医生认真进行病情评估,对可以适用门诊慢性病长处方的,在患者签署《兰州市基本医疗保险特殊疾病长期门诊超量带药审批表》后,可酌情再放宽医保基金单次支付用药费用时间。实行门诊慢性病长处方管理后,医保基金支付范围、支付比例、年度限额等仍按原规定执行。

市卫建委六项措施确保市民平安过年

近日,兰州市卫健委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市疫情防控工作会议精神,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树牢底线思维,紧盯六个环节同向发力,严阵以待、严防死守,坚决守好疫情防控 " 主阵地 ",确保全市人民度过一个平安祥和的春节。

强化督导检查。抽调院感防控专家和相关人员成立医疗机构院感防控专家组和 4 个督导检查组,采取专业督导和监督检查相结合的方式,指导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科学精准做好感染防控工作,第一轮院感防控巡回指导覆盖全市 60% 以上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社会办医院。同时联合省市临检中心、疾控中心有关专家和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对全市核酸检测实验室进行现场督导和技术培训,切实筑牢实验室生物安全防线。

开展流调溯源。为有效加强全市新冠肺炎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成立市新冠肺炎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印发《兰州市新冠肺炎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方案》,组建 10 个市级流调小组,成立 54 个区(县)级流行病学调查队,明确调查对象,流调期间充分运用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搜集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活动轨迹,确定旅行史、接触史、暴露史等相关信息,分析可能的感染来源,确保流调准确性和实效性,为科学研判全市疫情形势提供参考依据。

加强业务培训。分期分级分层举办全市核酸检测采样实践技能培训班,年初以来,组织市级师资深入区县培训核酸采样人员 2070 人和检测人员 30 人,培训县级采样员骨干师资 70 人,实现专业培训全覆盖、业务能力大提升,一旦启动应急核酸检测采样工作,确保医护人员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加大应急演练。督促指导各区县卫健局、部分医疗机构开展新冠肺炎疫情应急演练,重点围绕疫情报告、流调消杀、个人防护、采样检测、人员救治等场景,全面展示疫情应急处置的主要环节,通过以演促建、以练促战,达到检验预案、磨合机制、锻炼队伍、提升能力的目的。年初以来,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共开展应急演练 29 场次 1900 余人次。

提速核酸检测。在市域内 41 家机构单人份日最大检测量 13 万余份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城市公共检测实验室建设,着力提升核酸检测能力,为应对大规模核酸检测做好应急处置准备工作,做到 " 宁可备而无用,不可用而无备 "。同步启动推进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调度指挥中心二期建设,逐步实现核酸检测网上预约、结果查询一体化,1 月底,在城关区焦家湾试点完成大规模核酸检测信息管理系统试运行工作,为精准管控重点人群提供有力保障。

稳步推进疫苗接种。督促指导各区县将重点人群接种信息及时录入 " 甘肃省免疫规划信息系统 ",坚持 " 轻重缓急、有序推进 " 原则,按照 " 两步走 " 方案实施接种,第一步主要针对 13 类重点人群,重点缓解输入性疫情防控的压力,第二步随着疫苗获批产量逐步提高,确保符合条件的人群应接尽接,逐步在各人群中构筑免疫屏障,统筹设置接种单位 17 家,抽调精兵强将组建接种队伍,开展接种专业培训,每日通报接种人数、接种剂次等情况,确保按期完成接种任务。截至 2 月 1 日,全市已完成第 1 剂次疫苗接种 40924 人、第 2 剂次疫苗接种 20114 人。

就餐防疫

外出购物就餐 莫忘疫情防控

日前,记者从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春节期间,外出用餐、购物应切实做好疫情防控措施,科学、合理、健康消费。一旦遇到消费纠纷、权益被侵害、商家有哄抬价格、售卖假冒伪劣商品等问题,可拨打 12315 进行投诉举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该局提醒广大消费者,应坚决抵制交易、食用野生动物,尽量避免去人员密集的场所用餐。在节假日期间,应注意饮食节制。就餐时尽量不生食海产品,不吃感官异常和未烧熟煮透的菜肴,不吃颜色鲜艳的腌制肉类,慎重选择熟卤菜、凉菜冷食、四季豆、土豆、野生菌、小龙虾等高风险食品,吃火锅时尽量避免生熟食品堆叠摆放,防止交叉污染。同时,注意餐饮具卫生,就餐前要观察餐饮具是否经过消毒处理;尽量选择分餐方式就餐,减少交叉污染的风险。在集中聚餐时,应配置足够的公用筷或勺,提倡使用公筷、公勺、分餐夹。此外,还应做到餐食 " 光盘 ",不浪费。

购买口罩、消毒液等消毒防护产品,应通过正规渠道购买,需到证照齐全的药店等正规经营单位,购买时注意查看标识标签,拒绝购买游商小贩、无标签或超过保质期的商品。此外,采购年货要自觉佩戴口罩、手套,在就近的超市或市场购买用品,尽量不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合,避免交叉感染。

同时,该局提醒餐饮服务企业,春节期间原则上不举办大型会议培训、集体团拜、慰问演出、联欢聚餐等人群聚集性活动,确需举办的应严格控制人数和规模,50 人以上的应制定疫情防控方案,严格落实核酸检测、扫码测温、佩戴口罩、场所消毒通风、安全间隔距离等防控措施,且举办 50 人以上大型聚餐活动的,要实行 " 双报备 " 制度,聚餐当事人要向宴席承接单位报备最高控制人员数量和聚餐规模,并对聚餐人员旅居史进行核查,禁止有中高风险旅居史人员参加聚餐。

甘肃省春运期间 疫情防控措施最新调整

为规范落实 2021 年春运期间疫情防控要求,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2021 年 1 月 28 至 3 月 8 日春运期间,甘肃省疫情防控措施最新调整。

中、高风险地区人员

. 高风险地区人员或近 14 天内有高风险地区旅居史人员不流动。中风险地区人员或近 14 天内有中风险地区旅居史人员,春运期间原则上不流动,如确需出行,须经当地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批准,并持 72 小时内有效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的其他地区人员,春运期间省际、市际出行,须持 7 日内有效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低风险地区人员

进口冷链食品从业人员、口岸直接接触进口货物从业人员、隔离场所工作人员等重点人群确需省际、市际出行的,以及跨省返回农村地区(含远郊区、城乡结合部、城中村等)的返乡人员,应当持 7 日内有效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其他人员持有效健康码 " 绿码 " 出行,在体温正常且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有序流动。

做好个人防护,减少不必要出行

符合规定出行条件的出行人员持有效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到达目的地后不需要隔离,做好个人健康监测,遵守当地疫情防控政策,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出行。

时刻注意个人防护,保持安全社交距离,科学规范佩戴口罩,养成勤洗手、常通风、不串门、不聚集等良好卫生习惯。尽量减少不必要出行,如有必要外出,要及时了解目的地疫情防控政策,并全程做好个人防护。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晓芳 陈玮

编辑丨安周霜

责任编辑丨包学枫

值班主任丨郭俊宇

相关标签

春节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