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1-02-13
春天的相册——脱贫户朱惠平一家的“天地”之变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春节期间,48 岁的朱惠平手机铃声不时响起,接到电话后,他骑上装满蔬菜的电动三轮车,去县城为几家超市送菜。

(朱惠平骑着电动三轮车从朱家涧移民新村驶出,准备去大棚摘菜)

(朱惠平在自家的蔬菜大棚里采摘蔬菜)

(朱惠平(左)和一名村民商量春节舞龙舞狮的细节)

一年多前,从朱惠平家门口到最近的公路,需要走一个多小时。这样的状态,2019 年 7 月搬家后便结束了。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上图:朱惠平在过去居住的窑洞前讲述脱贫前的生活;下图:朱惠平在新家中准备迎接脱贫后的第一个春节)

朱惠平家所在的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王村镇朱家涧村曾是深度贫困村。过去,全村 125 户 375 人分散住在大山深处 10 多个山头的窑洞里,环境恶劣,村里没有公路,只有勉强能让驴车或者三轮车通行的土路。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上图:朱家涧村易地扶贫搬迁之前所在大山的地貌;下图:朱家涧村易地扶贫搬迁后新建成的设施蔬菜产业园区)

为了彻底摆脱贫困,当地将朱家涧村列为整村易地扶贫搬迁对象。2019 年,朱惠平和乡亲们搬进了新楼房,从崎岖山路的 " 天上 ",搬到了交通便捷的 " 地上 "。2020 年,朱家涧村整村脱贫。为确保群众搬得出、住得稳、能致富,在天津市武清区的对口帮扶下,朱家涧村建成日光温室 13 座,钢架大棚 235 座,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农业技术部门还选派技术人员长期驻村,手把手教村民种瓜务农。

(妻子李海玲和朱惠平一起在自家的蔬菜大棚内劳作)

(妻子李海玲在家中制作面点)

(朱惠平(前右)组织村民进行舞龙舞狮彩排,迎接脱贫后的第一个春节)

(朱惠平在农村年货市场上挑选对联)

(朱惠平(右一)和女儿在农村年货市场上置办年货)

(朱惠平和妻子一起贴窗花)

有了政府的扶持,加上不怕苦、肯钻研,2020 年,朱惠平依靠种菜纯收入五六万元。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上图:朱惠平家过去在大山深处居住的窑洞;下图:朱惠平家现在居住的朱家涧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的楼房)

(朱惠平一大早骑着电动三轮车前往县城给超市送菜)

如今,朱惠平一家在崭新的楼房里迎来脱贫后的第一个春节。" 今年我想扩大种植规模,考个驾照,再买辆车,这样冬天送菜就不冷了。" 朱惠平说。" 希望儿子能谈个对象,女儿考上理想的大学!" 妻子李海玲接着说。

(朱惠平一大早给县城一家超市的仓库送菜)

小山村从 " 天上 " 搬到了 " 地上 ",朱惠平说,自己家的生活从 " 地上 " 飞到了 " 天上 "。

新华社记者 陈斌

编辑丨石雨涵

责任编辑丨包学枫

值班主任丨郭俊宇

来源丨新华网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