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1-02-17
雨润金城春意浓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根据《中国天文年历》显示,2 月 18 日 18 时 44 分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 " 雨水 ",这一天又适逢 " 七九 " 第六天。在这时,出门在外的人们已经可以发现,在这乍暖还寒之时,那些抽青早的草木已努力的露出了笑脸,仿佛在期待着天降甘露,又好似是迎接着满城春意。尤其是,那不经意间映入人们眼帘的那一抹新绿,却也显得格外鲜活。

雨水虽无雨,瑞雪兆丰年

每年当太阳到达黄经 330° 时为雨水节气,交节时间在 2 月 18 至 20 日,大致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前后。雨水节气是降雨开始、雨量渐增的意思。元代吴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 " 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 意思是说,雨水节气,大地解冻,气温升高,降水开始以雨的形式出现。

雨水节气有着非常明显的气候特征,和谷雨、小满、小雪、大雪等节气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古人说:" 东风解冻,冰雪皆散而为水,化而为雨,故名雨水。"《尔雅》曰:" 天地之交而为泰。" 天地和同,联手 " 酿造 " 雨水,所以春之水为泰。" 春 " 字体现阳光," 泰 " 字体现雨露,皆是万物所需。

不过,到了雨水节气只是意味着下雨的概率会加大,但不一定都会下雨。雨水节气只是说到这个时候降雨比其他时候更多,距今几千年的节气很难保证每一年的雨水节气都会下雨。根据天气预报显示,兰州未来一段时间里似乎就没有降雨的迹象,唯独 24 日那天却有小雪天气。所以,今年兰州虽是雨水无雨,看样子却是 " 雪兆丰年 "。

由雪到雨,由冻到融

" 所谓‘春气博施’,就是春天以阳光雨露施予万物,彰显博爱精神。此时,降雪开始减少,但并未终结。" 据中国气象局气象服务首席专家、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宋英杰介绍:" 二十四节气起源的黄河流域,往往是‘清明断雪,谷雨断霜’,霜、雪可能发生在春季的任何一个节气当中,老话儿说‘三月还有桃花雪,四月还有李子霜。’就气候平均而言,多数地区的终雪,即最后一场雪,是在雨水到惊蛰节气。"

" 雨水节气应当包含三层含义:一是融化,二是降水总量增多,三是降雪减少。" 他说:" 在隶属春节的六个节气中,雨水期间的气温升幅是最小的。由雪到雨,由冻到融,是一件特别花功夫、耗能量的事,这也是雨水时节回暖乏力的原因之一。"

" 郑板桥有副对联: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 宋英杰表示:" 我觉得‘春风放胆来梳柳’这句特别传神。数九数到一半儿,冬将军还威风凛凛的时候,春风来撩拨柳树确实需要胆量。待到大暖之时,春风去撩拨枣树,那根本不算什么本事。"

獭祭鱼,雁北归,草木萌动

" 雨水时节,獭祭鱼,雁北归,草木萌动。" 据宋英杰介绍:" 獭祭鱼是说,东风解冻了,水獭捕鱼,既吃,也在岸边嘚瑟,弄得像一个典礼似的。雁北归,则是说大雁向北飞。立春时河开了,雨水时雁来了。是雁,不是燕。古人所说的春分第一候是玄鸟至,也就是燕子来了。所以‘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在春分,不是在雨水。"

" 草木萌动,即草木开始萌发。" 他说:" 现在我们经常说:‘发生什么事了?’这个‘发生’,从前是专门描述春天的词语。《尔雅》曰‘冬为安宁,春为发生。’发生,原来专指萌发、生长。但雨水时节,往往还是‘草色遥看近却无’,若有若无,或许这才是诗人心目中的‘最是一年春好处’。雨水节气在南方,被称为‘可耕之候’,就是可以陆续地春耕了。从前人们观察物候,鸟语花香,‘花开管节令,鸟鸣报农时’。"

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

二十四番花信风之雨水花信是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古人有 " 望杏瞻榆 " 的习俗,望着杏花开,看着榆钱落。所谓 " 杏花春雨江南 ",只写了杏花开时的唯美,没有写杏花开后的繁忙春耕。中国现存最早的农学专著《氾胜之书》中说:" 杏始华荣,辄耕轻土弱土。望杏花落,复耕。" 而当榆树结荚时恰好赶上下雨,就可以忙着种豆子和谷子了。

" 人们在鸟语花香之中猜测气候密码,草木之枯荣、蛰虫之启闭都是与农事高度关联的缜密序列。" 宋英杰表示:" 起初,节气家族的成员很少,《吕氏春秋》中只有八个节气,后来的诸多节气在当时还只是像杏花、榆荚这样的‘候应’。所以那时的农事,要么基于一个节气,要么基于某种‘候应’进行推演。"

春捂防春寒

俗话说 " 春捂秋冻 ",雨水期间,要注意 " 倒春寒 " 现象,切勿过早减去冬衣。春寒料峭,初春的降雨会引起气温的骤然下降,因此雨水前后必须注意保暖,切勿受凉。

记者了解到,人们常言的 " 春捂 " 实际上也是很有讲究的。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捂好腿和脚,因为很多人习惯减衣服时先减几条裤子。其实,人体下半身的血液循环较差,容易遭风寒侵袭,尤其是抵抗力弱的老人和儿童,受寒后伤肺,易引起感冒、哮喘、老慢支等疾病,因此要特别注意。

雨水后天气转暖,风多物燥,早晚较冷,人体常会出现皮肤、口舌干燥,嘴唇干裂等现象。本报提醒大家,此时节可多喝水、多吃些新鲜蔬菜和多汁水果,以补充人体所需水分,增强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防止 " 春火伤身 "。

此外,雨水时节变化无常的天气,很容易引起人的情绪波动,及至心神不安,应尽量保持心静平和、舒畅。在饮食调理上,少吃生冷黏杂食物,可食韭菜、香椿、百合、茼蒿、山药、芋头、藕、萝卜、甘蔗等。

策划 丨安希荣

文丨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李超

图片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丨李雪岚

值班主任丨崔凌云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