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朱鲸润 通讯员 蒲晓丽 冯毅)一些游戏经常会对未成年人设置相关系统限制,防止未成年人沉迷游戏。但是有些未成年人总是试图想破解这类系统,希望能再多玩一会。有不法分子便对沉迷游戏的未成年人打起了歪主意。
13 岁的小铭(化名)是一名初中生,平时喜欢打游戏,但是喜欢的游戏向未成年人设置了游戏防沉迷系统限制,小铭觉得自己每次都玩不尽兴。
2020 年 7 月,小铭在逛游戏论坛时,发现一篇帖子下方有评论写到可以解除他喜欢的某游戏对未成年人的游戏防沉迷系统限制。很多人都在跟帖评论,想要解除游戏防沉迷系统限制。小铭立即添加了评论中留下的 QQ 号。QQ 号的主人把他拉进了一个 QQ 群。
QQ 群处于禁言状态,只有群主可以发言,而群消息写到:需要解除游戏防沉迷系统限制的人可以和群主私聊。向群主发起了对话,群主告诉小铭:要先交 10 元手续费,然后告知个人微信号和密码。
一想到今后玩游戏可以不再受时间限制,立马将手续费、自己的微信号和密码发给了对方。48 小时后,小铭却被告知:自己的微信被封号了,只能重新注册。
没了微信号,游戏就无法登录,自己之前可是花了很多钱购买了游戏皮肤!" 我要报案,有人骗了我的微信号。"2020 年 7 月,小铭在门口徘徊了许久后,终于鼓起勇气走进了派出所。
公安机关经过侦查,熊某、徐某、吴某三人具有重大作案嫌疑。2020 年 8 月 11 日,三人被公安机关抓获。到案后,熊某等三人对以帮助未成年人解除游戏防沉迷系统限制为由骗取钱财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原来,2020 年 4 月,熊某在做微商时被人拉进了一个微信群,群里每天都有人发布教人如何骗取未成年人微信号,再贩卖牟利的消息。他看到后,觉得这是一种来钱快、不费力的赚钱途径,便告诉了大学同学徐某和吴某。
三人一拍即合。熊某负责租赁房屋,购买电脑、手机、电话号码。一切准备就绪后,熊某三人开始寻找目标,冒充客服,去各大游戏论坛帖子下留言,谎称可以帮助未成年人解除游戏防沉迷系统限制,吸引未成年人。一旦有未成年人添加好友希望解除这个系统限制,他们会先向对方收取 5 至 20 元不等的手续费,然后让对方把自己的微信号和密码给他们。
拿到微信号和密码后,熊某等人登录微信修改密码,把微信号本身绑定的手机号改为他们提前购买的手机号,清空微信号中的所有内容和联系人。事后,他们告知被害人微信号被封了。
" 骗取一定数量的微信号后,我就去网上联系买家。买家会将微信号进行分类,申请年数越久的微信号价格越高。" 面对检察官地讯问,熊某说道。
经查,三人先后骗取了 800 余个微信号,诈骗未成年人钱财 1.7 万余元,贩卖微信号非法获利 20 余万元。
近日,经无锡市梁溪区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以涉嫌诈骗罪判处熊某、徐某、吴某有期徒刑八个月至六个月不等,并处罚金五千元至二千元不等。熊某三人面对违法行为,自愿认罪认罚,退赔被害人 1.5 万余元。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