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 2021-02-19
综艺| 《见字如面•初心季》开播 戏剧化演绎书信,带观众重温峥嵘岁月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新快报讯 记者徐绍娜报道 新春伊始,豆瓣高分综艺《见字如面》第五季归来,本季为迎接建党 100 周年特别制作《初心季》,将于 2 月 20 日全新亮相黑龙江卫视。新一季《见字如面》特别制作在内容和形式上有了很大的变化。内容上聚焦 " 初心 ",通过选择具有重大 " 地标 " 意义的历史书信、文献,讲述中国共产党追寻真理、舍身取法的寻路历程以及带领中国人民追梦圆梦的故事;节目形式上则新增了戏剧化演绎,以期打开尘封岁月,重现历史场景。

解锁书信中的记忆

100 年前,中国共产党诞生。本季《见字如面》以《初心季》为题,用 " 前夜 "" 信仰 "" 火种 "" 征途 "" 黎明 "" 青春 "" 热血 "" 活力 "" 先锋 "(上、下)等 10 个章节,带观众巡回这 100 年来中国所走过的民族复兴之途、改革开放之路,翻阅百年间留下的历史书信、报章、公告、文献,勾勒中国共产党 " 初心 " 从形成到坚定的 " 心 " 路历程,形成一份特殊的记忆。

节目从辛亥革命、五四运动起步,概括了一个世纪前,中国共产党诞生 " 前夜 ",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创造光明中国的不懈努力。回首百年,用书信、文献梳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外侮入侵时奋勇抗击,在山河破碎中浴血重生,在一穷二白时励精图治,在时代发展时与时俱进。

其中,既有毛泽东、蔡和森、张太雷等早期共产主义小组成员的往来书信,聚焦他们在茫茫黑夜中对 " 信仰 " 的孜孜以求;又有柔石兴奋地向《萌芽》杂志的读者描摹红色根据地的革命 " 火种 " 怎样星火燎原的一线特写。既有红军战士何滌宙、谢扶民的遵义和草地日记,用质朴的书写重现那场震撼世界的 " 征途 ";也有毛泽东的名篇《为人民服务》、赵一曼遗书和《新华日报》给读者的公开信,尽显 " 黎明 " 当前的壮怀与壮烈。既有建国初期,叶剑英写给女儿、梁思成召唤友人、华罗庚致中国全体留美学生投身 " 建设新中国 " 的倡议书信,还原了在 " 一张白纸 " 上挥洒 " 青春 " 的豪情。也有焦裕禄、邢燕子,一个个响亮的名字,闪耀着燃烧激情的壮志。

首次戏剧化演绎书信

" 一人一信一舞台 " 的极简风格是《见字如面》的标志,这种形式在本季特别制作中因为选取大量的历史信件、文献与公告而被打破。据知,《见字如面 • 初心季》在保持原风格的基础上,一些信件将通过戏剧演绎的形式呈现,通过演员表演与舞台调度,配合舞美、道具、服化,故事化地还原当时的历史情境,带观众走进历史 " 现场 "。

" 信仰 " 一期,有几封 1920-1921 年间毛泽东与蔡和森的往来书信。彼时,两位进步青年成立了五四革命团体新民学会。蔡和森前往法国留学,观察外部世界,毛泽东则留在国内,研究中国的实情。在舞台上,两位远隔重洋的青年得以 " 同框 "。冯嘉怡饰演 25 岁的蔡和森,靳川川饰演 27 岁的毛泽东,在左边的法国寓所与右边的湖南书店内,两个热血青年深切又热烈地探讨着 " 改造中国与世界 " 的大问题,他们的思想交锋,呼喝应和,在一百年后的今日听来,依然振聋发聩。

节目邀请王劲松、刘琳、宁理、冯嘉怡、李建义、何瑜、宋洋、俞灏明、张萌、张晞临、高晓攀等众多戏骨级演员在戏剧表演和读信两种不同表现形式下往复转换,以精彩的演绎丰富了节目的视听体验。

首期节目走进漫漫 " 前夜 "

首期节目为 " 前夜 ",通过六封信件铺垫出整季节目的历史背景: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的中国陷于内忧外患的苦难之中,袁世凯复辟,辛亥革命失败,中国进入军阀混战时期,国家依然是贫穷、受辱、动荡。1919 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而它则直接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

节目中,黄炎培(李建义饰)在《文汇报》上刊登的一篇回忆辛亥革命的文章,回顾辛亥革命的过程, 以私人叙事佐证历史大事件;孙中山致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的辞呈和咨参议院推荐袁世凯(何瑜饰)文,剖解了辛亥革命失败的根由;许德珩(冯嘉怡饰)发表了在 " 五四运动 " 中广为流传的《北京学界全体宣言》,让中国人似在漫长黑夜看到了一缕希望的曙光;陈独秀(张晞临饰)则在《新青年》杂志刊登《本志宣言》,用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方法,提出了全新的社会改造理念。历经磨难的中国即将迎来新的曙光。

新快报讯 记者徐绍娜报道 新春伊始,豆瓣高分综艺《见字如面》第五季归来,本季为迎接建党 100 周年特别制作《初心季》,将于 2 月 20 日全新亮相黑龙江卫视。新一季《见字如面》特别制作在内容和形式上有了很大的变化。内容上聚焦 " 初心 ",通过选择具有重大 " 地标 " 意义的历史书信、文献,讲述中国共产党追寻真理、舍身取法的寻路历程以及带领中国人民追梦圆梦的故事;节目形式上则新增了戏剧化演绎,以期打开尘封岁月,重现历史场景。

解锁书信中的记忆

100 年前,中国共产党诞生。本季《见字如面》以《初心季》为题,用 " 前夜 "" 信仰 "" 火种 "" 征途 "" 黎明 "" 青春 "" 热血 "" 活力 "" 先锋 "(上、下)等 10 个章节,带观众巡回这 100 年来中国所走过的民族复兴之途、改革开放之路,翻阅百年间留下的历史书信、报章、公告、文献,勾勒中国共产党 " 初心 " 从形成到坚定的 " 心 " 路历程,形成一份特殊的记忆。

节目从辛亥革命、五四运动起步,概括了一个世纪前,中国共产党诞生 " 前夜 ",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创造光明中国的不懈努力。回首百年,用书信、文献梳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外侮入侵时奋勇抗击,在山河破碎中浴血重生,在一穷二白时励精图治,在时代发展时与时俱进。

其中,既有毛泽东、蔡和森、张太雷等早期共产主义小组成员的往来书信,聚焦他们在茫茫黑夜中对 " 信仰 " 的孜孜以求;又有柔石兴奋地向《萌芽》杂志的读者描摹红色根据地的革命 " 火种 " 怎样星火燎原的一线特写。既有红军战士何滌宙、谢扶民的遵义和草地日记,用质朴的书写重现那场震撼世界的 " 征途 ";也有毛泽东的名篇《为人民服务》、赵一曼遗书和《新华日报》给读者的公开信,尽显 " 黎明 " 当前的壮怀与壮烈。既有建国初期,叶剑英写给女儿、梁思成召唤友人、华罗庚致中国全体留美学生投身 " 建设新中国 " 的倡议书信,还原了在 " 一张白纸 " 上挥洒 " 青春 " 的豪情。也有焦裕禄、邢燕子,一个个响亮的名字,闪耀着燃烧激情的壮志。

首次戏剧化演绎书信

" 一人一信一舞台 " 的极简风格是《见字如面》的标志,这种形式在本季特别制作中因为选取大量的历史信件、文献与公告而被打破。据知,《见字如面 • 初心季》在保持原风格的基础上,一些信件将通过戏剧演绎的形式呈现,通过演员表演与舞台调度,配合舞美、道具、服化,故事化地还原当时的历史情境,带观众走进历史 " 现场 "。

" 信仰 " 一期,有几封 1920-1921 年间毛泽东与蔡和森的往来书信。彼时,两位进步青年成立了五四革命团体新民学会。蔡和森前往法国留学,观察外部世界,毛泽东则留在国内,研究中国的实情。在舞台上,两位远隔重洋的青年得以 " 同框 "。冯嘉怡饰演 25 岁的蔡和森,靳川川饰演 27 岁的毛泽东,在左边的法国寓所与右边的湖南书店内,两个热血青年深切又热烈地探讨着 " 改造中国与世界 " 的大问题,他们的思想交锋,呼喝应和,在一百年后的今日听来,依然振聋发聩。

节目邀请王劲松、刘琳、宁理、冯嘉怡、李建义、何瑜、宋洋、俞灏明、张萌、张晞临、高晓攀等众多戏骨级演员在戏剧表演和读信两种不同表现形式下往复转换,以精彩的演绎丰富了节目的视听体验。

首期节目走进漫漫 " 前夜 "

首期节目为 " 前夜 ",通过六封信件铺垫出整季节目的历史背景: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的中国陷于内忧外患的苦难之中,袁世凯复辟,辛亥革命失败,中国进入军阀混战时期,国家依然是贫穷、受辱、动荡。1919 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而它则直接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

节目中,黄炎培(李建义饰)在《文汇报》上刊登的一篇回忆辛亥革命的文章,回顾辛亥革命的过程, 以私人叙事佐证历史大事件;孙中山致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的辞呈和咨参议院推荐袁世凯(何瑜饰)文,剖解了辛亥革命失败的根由;许德珩(冯嘉怡饰)发表了在 " 五四运动 " 中广为流传的《北京学界全体宣言》,让中国人似在漫长黑夜看到了一缕希望的曙光;陈独秀(张晞临饰)则在《新青年》杂志刊登《本志宣言》,用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方法,提出了全新的社会改造理念。历经磨难的中国即将迎来新的曙光。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