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 20 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两周年广州推进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举行。 "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参与建设粤港澳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广州有哪些着力点 " 成为关注热点。广州市科技局一级调研员李江对此表示,广州将推动 " 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发展、人才支撑、生态优化 " 全链条创新发展。
据介绍,广州以中新广州知识城、南沙科学城为极点,以 " 一区三城 " 为主阵地,以 "1+1+4+4+N" 战略创新平台体系为骨干,打造链接全市科技创新关键节点的科技创新轴,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加快集聚培育高端创新人才,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建设战略创新平台,抓好技术发明
李江提到,广州将聚焦科学发现,筑牢源头创新根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着力推进 "1+1+4+4+N" 战略创新平台体系建设,创建呼吸领域国家实验室;把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成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的核心枢纽;提升省实验室科研和管理水平,支持高水平创新研究院加强多学科交叉融合和多技术领域集成创新。健全鼓励支持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体制机制。
同时,抓好技术发明,提升自主创新水平。推进高等级生物实验室等创新平台的建设,打造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试验区和粤港澳大湾区生命健康产业创新区。实施重点领域研发计划,探索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 " 广州路径 ",创建国家新型显示技术创新中心。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成体系解决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等 " 卡脖子 " 问题。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进华南技术转移中心枢纽式成果转化平台等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设。
完善创新创业孵化链条,办好引智平台
李江表示,广州将以更实举措支持产业发展,支撑经济转型升级。建立以科技金融为主线的企业支持体系,支持大型龙头高新技术企业组建高水平企业研究院,培育一批龙头科技企业和 " 隐形冠军 "。培育专业化、国际化、资本化、品牌化的孵化载体,完善 " 众创空间 - 孵化器 - 加速器 - 科技园 " 的创新创业孵化链条,培育孵化更多科技企业和优质项目。支撑乡村振兴,做好科技帮扶工作,发挥科技特派员作用,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与此同时,以更好环境夯实人才支撑,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加快集聚高端创新人才,实施更加开放的引智引才政策,办好海交会等引智平台,引进更多科技人才。实施粤港澳大湾区个人所得税优惠措施,做好外籍高层次人才认定。优化人才服务体系,建立以信任为前提的顶尖战略科学家负责制,赋予人财物自主权和技术路线决定权。为创新人才在穗发展搭建技术、项目、资本 " 一站式 " 对接平台。
此外,优化创新生态,形成强大创新合力。完善 " 创、投、贷、融 " 科技金融生态圈,推动引进一批头部风投创投机构,开展科技金融工作站、科技金融特派员试点,实施上市挂牌 " 科创领头羊 " 工程。加强大湾区区域协同创新,建设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广州段),推进大湾区科技创新规则对接和创新资源共享。
采写:新快报记者陈慕媛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